一、国家层面原则性规定
根据《土地管理法》要求,征地补偿需遵循以下原则:
- 公平合理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 补偿费用构成: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农村村民住宅补偿、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社会保障费用。
- 区片综合地价制度:各省制定并公布征收农用地的区片综合地价,每三年至少调整一次。
二、地方最新补偿标准(截至2025年4月)
(一)河南省
- 郑州市中心城区:
- 土地补偿标准为147万元/公顷;
- 社会保障费用93.93万元/公顷;
- 青苗补偿2.25万元/公顷。
- 省级要求:
- 各地需在2025年8月底前完成本地具体补偿标准的调整与备案;
- 未涵盖的补偿类型按实际损失或第三方评估确定。
(二)湖南省
- 补偿结构:
- 土地补偿费占40%,安置补助费占60%,合计为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
- 例如:长沙市区最高补偿标准为124800元/亩。
- 地类调整系数:
- 永久基本农田按标准的1.68倍补偿;
- “恢复属性”地类(可复耕的非耕地)按0.8倍补偿。
(三)江苏省
- 区片综合地价:
- 四类地区最低标准为每亩4万至6.4万元;
- 土地补偿费与安置补助费各占50%(如一类地区分别为3.2万元/亩)。
三、其他关键要求
- 社会保障费用:单独列支并用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缴费补贴。
- 地方自主权:
- 省级政府可细化标准(如湖南允许市州调整地类系数,但不得低于省级标准);
- 河南省明确协商未果时以第三方评估结果为准。
四、执行时间与过渡安排
- 河南省新标准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
- 湖南省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此前已公告的项目可沿用旧标准。
(注:河北省等省份的具体标准未在有效搜索结果中明确更新,建议以地方政府最新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