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规范是确保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总则与依据
-
目的 :通过标准化、规范化检查,预防伤亡事故,保障职工安全健康。
-
依据 :《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导则》等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二、检查内容与方法
-
施工前期检查
-
现场勘察与安全方案制定,包括设备安装、管道连接、钢筋配置等。
-
材料检测:混凝土配合比、钢筋强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
-
施工中期检查
-
安全管理:临时设施、危险源排查,通道清理,高处作业防护。
-
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顺序、模板支护稳定性等。
-
-
施工后期检查
-
隐患排查: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
清洁与维护:工程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检查,设备归位。
-
三、评分标准与规范
-
评分体系 :采用100分制,分项检查得分累加,汇总表总分为各分项实得分数之和。
-
关键指标 :保证项目(如安全防护设施)需全数检查,若得分不足40分则整体不得分。
-
特殊情况处理 :多单位联合检查时采用加权评分法,确保客观公正。
四、安全操作规范
-
施工阶段 :佩戴防护装备,设备定期维护,规范操作流程。
-
运行与维护阶段 :定期安全检查,重点关注关键设施(如坝体、闸门),制定应急预案。
五、附则与更新
-
标准更新 :2025年废止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导则》等3项地方标准,需以国家最新规范为准。
-
地方标准差异 :如安徽省曾废止相关导则,其他地区需参考国家统一标准或地方补充规范。
以上规范需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检查方案,确保检查覆盖所有风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