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计发月数直接决定每月领取金额,2025年新规下60岁退休计发月数或调整为156个月,延迟退休可显著提升月领额度。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计发月数核心作用
计发月数是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除数,公式为:。数值越小,月领金额越高。例如账户15万元,60岁退休按139个月计发每月约1079元,若延迟至62岁(125个月)则增至1200元。 -
2025年调整趋势
新规拟将60岁计发月数从139个月延长至156个月,55岁从170个月增至192个月。延长计发月数会降低月领额,但总领取周期覆盖更长寿阶段。例如账户10万元者,50岁退休月领额可能从512元降至454元。 -
延迟退休的倍增效应
每延迟1年退休,计发月数减少5-8个月。叠加额外缴费年限,65岁退休者月领金额可比60岁高23%。IT工程师案例显示:晚退5年,账户多积累且计发月数降至108个月,月领增幅显著。 -
特殊情形处理
非整数退休年龄地区差异大:江苏采用“进一位法”(如60.5岁按61岁计),北京则精确到小数点(如58.1岁按151.4个月计)。重疾等特殊情况可申请提前领取,但计发月数相应增加。 -
终身领取保障
计发月数仅用于计算初始待遇,账户余额领完后由统筹基金继续支付。不存在“领完即停”,且基础养老金占比已提至70%,确保长期稳定性。
建议参保人通过“国家社保平台”测算个性化方案,优先考虑健康状态与职业特点规划退休年龄。延迟退休虽增加收入,但需平衡身体条件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