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个月
根据我国现行养老金计发月数的计算规则,5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 195个月 。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计发月数的基本标准
我国养老金计发月数采用 年龄分段法 ,具体标准如下:
-
50岁退休 :195个月
-
55岁退休 :170个月
-
60岁退休 :139个月
-
65岁退休 :101个月
-
70岁退休 :139个月(部分城市执行)
二、非整数年龄的计发月数调整规则
若退休年龄为非整数(如50岁零1个月),则采用 线性插值法 计算。例如:
-
50岁零1个月退休 :按51岁对应的计发月数190个月计算;
-
52岁零x个月退休 :按53岁对应的计发月数190个月计算(若x≥1个月)。
三、计发月数的作用
计发月数用于将个人账户储存额转换为每月养老金金额,计算公式为: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frac{\text{个人账户储存额}}{\text{计发月数}} $$
例如,某职工50岁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为88,007元,则每月领取金额约为: $$ \frac{88,007}{195} \approx 446.19 \text{元} $$
四、政策调整的影响
2025年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计发月数仍沿用上述分段标准,但整体计发基数可能调整。例如,原55岁退休人员(170个月)若延迟至58岁退休(139个月),每月领取金额会增加。
总结
5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95个月,若退休年龄为非整数则按线性插值法调整。计发月数直接影响每月养老金金额,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但总养老金可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