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迎来执业范围扩大、准入门槛优化和继续教育强化三大政策调整。这些变化旨在提升基层法律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
-
执业范围扩展
新政策明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参与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6类民事案件代理,并新增协助审查合同文书权限。特别在欠发达地区,允许经备案后协助办理部分非诉行政事项,如宅基地纠纷调解。 -
准入条件双轨制
实行"学历+实务"双路径:法律专业大专学历者可直接报考,非法律专业需完成200小时法律实务培训。对在乡镇司法所工作满5年的人员开放考核认定通道,通过率较往年提升30%。 -
继续教育新规
年度必修课时增至40小时,重点培训《民法典》司法解释和电子证据取证规范。首次将心理疏导技巧纳入培训体系,并建立线上学习平台,完成课程可抵扣20%考核学分。
2025年政策特别强调服务下沉,要求县域法律工作者每季度至少开展2次社区普法活动。建议关注省级司法厅官网获取属地化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