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矿重大隐患判定检查标准主要围绕通风系统、瓦斯防治、水害治理、顶板管理、机电运输等关键环节展开,旨在通过量化指标、明确红线、分级管控的方式预防重大事故。以下是核心判定要点:
-
通风系统隐患
主要检查矿井通风能力是否满足生产需求,重点排查主扇风机运行异常、风门密闭失效、风量分配不均等问题。若矿井总风量低于设计值的80%或存在无风、微风作业区域,直接判定为重大隐患。 -
瓦斯防治漏洞
瓦斯浓度超限(≥1.0%未断电处理)、监控系统传感器失效、防突措施未落实均属重大隐患。突出矿井未执行"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的,必须立即停产整改。 -
水害风险失控
采掘工作面进入老空区、强含水层未执行"探放水"三专要求的,或涌水量突增20%以上未分析原因的,判定为重大隐患。水文地质类型复杂矿井未配备应急排水系统的直接列入黑名单。 -
顶板管理缺陷
采煤工作面支护强度不足(液压支架初撑力<额定值80%)、掘进巷道空顶作业超过规程规定的,或出现大面积冒顶预兆未处置的,均需按重大隐患处置。 -
机电运输违规
提升系统保护装置失效、斜巷运输"一坡三挡"缺失、井下电气设备失爆等情形,可能引发恶性事故的,必须48小时内完成整改并复核。
煤矿企业应建立"日排查、周报告、月评估"机制,对触犯红线的隐患实行"一案一档"跟踪管理。通过动态达标检查与专家会诊相结合,真正实现隐患治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