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技巧
(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 与其他成人教育提升方式相比,提前一个月开始复习较为合适。因为时间太长,人的精力有限;时间太短,则不利于复习全面铺开。
(二)复习步骤
- 泛读
- 把整本书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大致搞清楚该书的脉络和基本内容。
- 精读
- 深入理解知识比死记硬背更好,死记硬背既吃力又不利于活跃思维。
- 融会贯通
- 抓住书中各个章节的内在关系,将知识全方位地串联起来,若能把不同章节间的知识串联则更佳。在完成这三步后,写出整本书的大致纲领,这一收尾工作非常重要。有些同学复习细致但缺乏提纲挈领,容易出现知识点混淆的情况,例如搞不清知识点出自哪个章节等。
(三)提取重点
- 自考自学为主,无人辅导,若全面复习可能导致精力和时间耗尽,且核心考点和基础知识花费时间相同,没有重点。所以要学会提取重点,明确核心考点。
(四)分析学科特点
- 自考科目众多且差异较大,要抓住不同科目的特点,重点攻破难点。关键在于规律分析和本质研究,复习时除了掌握基础知识,还应集中攻克重难点知识,以提高效率。
二、答题技巧
(一)考试前
- 做好准备
- 停止熬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出发去考场前,检查身份证、准考证等证件以及考试工具是否带齐。
- 调整心态
- 进考场后保持平和心态,避免紧张。不要在考场内看书,因为越看可能越紧张。紧张情绪会导致复习过的知识点遗忘,所以要让自己处在放松开心的状态下应考。
(二)考试中
- 试卷整体把握
- 拿到试卷后,用5分钟浏览试题,了解各题的难易程度和分值分布,同时查看试卷是否齐全、总页数是否足够、有无缺页、卷面印刷是否清晰等。若发现问题要尽早提出。此外,还要看清题目要求的答题位置等特殊要求。
- 答题顺序与策略
- 按顺序答题:最好按照试卷编排的顺序一道一道往下答。对于不会的题目,先放一放,先完成有把握的题目。
- 把握时间:注意合理安排答题时间,根据题目分值和难易程度分配时间,确保能够完成所有题目。
- 认真审题:逐字逐句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要求,对于高分值的题目可以多读几遍,防止因疏忽大意而答错。例如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定词,是“正确的是”还是“错误的是”等。
- 答题要点
- 答题要完整准确,条理清楚,突出重点。避免不分段、不分要点答题。字体要工整清楚,不要过于潦草,以免影响阅卷老师的判断。
- 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也应作答,不要留空白。写了一些内容只要符合打分点就可能得分,空白则必定为零分。
- 不同题型答题技巧
- 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关键词记忆法、第一印象法等。例如,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来判断正确答案,或者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选择答案(如果没有十足把握不要轻易修改)。
- 填空题:注重重点知识的识记,抓住核心关键词。准确填写答案,注意书写规范,避免错别字等错误。
- 主观题:以踩点拿分为主。分析考纲,提炼重难点并一一攻克。答题时要条理清晰,分点列出答案,尽可能全面地覆盖考点。
(三)考试后
- 复查:在做完全部试题以后,要认真复查,查缺补漏,防止误答或漏答。复查时最好重新审题,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三、科目搭配技巧
(一)第一次自考
- 全报考公共课
- 公共课难度较低,通过率高,复习轻松。对于不确定专业、后期可能换专业的同学,考过的公共课在换专业时可申请免考,不影响总体考试进度。
- 公共课+专业课搭配
- 可以选择1 - 2门专业课 + 任意1 - 2门公共课的搭配方式。公共课比专业课难度小,这样难易搭配备考不会很吃力。
(二)第二次自考
- 有了第一次的学习和考试经验后,可以多报科目,4门都报满也可。可以尝试学位课程;如果第一次有挂科课程,可穿插重新报考。参考搭配模式有:1门学位课 + 3门专业课、2门学位课 + 2门专业课、2门学位课 + 1门专业课 + 1门选修课。
(三)第三次自考
- 同样可以4门都报满,专业课、学位课和需要补考的课程都可报考。例如2门学位课 + 1门专业课 + 1门选修课、1 - 2门学位课 + 1 - 2门专业课等搭配方式。
(四)第四次自考
- 如果剩余科目较多,继续参考上述模式进行科目搭配报考;如果剩余科目不多,则剩什么报什么。
- 总体原则是根据课程之间的必然联系,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同时,公共基础课考试安排次数多、周期短;专业课一般一至一年半轮转考一次,机会少、周期长,所以应优先安排专业课。并且优先选考较易过关的课程,增强信心后再集中攻克难点。
本文《自考科目考试技巧分享》系
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15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