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科目特点复习
(一)记忆量大的科目
- 复习方法:需要投入较多时间和精力。首先要理解记忆内容,在理解基础上提高记忆效率。把握每天记忆黄金时间(如7 - 9点)进行重点记忆,还可通过制作记忆卡片、反复诵读等方式加强记忆。
(二)记忆与计算并重的科目
- 复习方法:先熟悉考纲,用符号标识出重点内容,对照大纲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章节记忆。对于重点章节着重理解并掌握例题,非重点内容浏览即可。计算方面重视公式,时间有限时可记忆结论公式并对照题目刷题练习。
(三)记忆量小的科目
- 复习方法:先浏览教材有大概印象后,结合重难点资料学习。学习过程中及时刷题巩固知识点,做错的题目要弄清原因并背下相关知识点,同时将错题标记出来方便后期复习。
(四)内容较灵活的科目
- 复习方法:若自学能力较强,先理解书中定义、定理等基础知识,再通过题目检验掌握程度;基础较薄弱的考生建议跟随老师学习,通过老师讲解和剖析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最终要学会举一反三。
二、通用复习方法
(一)逻辑分类法
- 具体操作:自考复习阶段,适当地打破教材章节限制,按照全书逻辑结构,编制比较简明的逻辑关系图表,有助于知识系统化复习。
(二)做题拓展法
- 利用方式:可以利用复习参考书中数量较多、覆盖面广的单选题进行复习拓展。
(三)争论提问法
(四)重复学习法
(五)换位思考法
- 改变:在自学中不要总是处于“学生”的被动地位,要把自己放到“先生”的位置上,主动思考产生不同想法。
(六)角色转换法
- 示例:如学习会计专业时,不要仅把自己当成考生练习题目,而设想成资深会计人员正在替企业做账。
(七)交叉应用法
- 作用:对知识进行多方位、多学科交叉应用,可对本门课程学习产生更大效应。
(八)经典指导法
- 运用:自学遇到困惑时,运用学到的经典学科理论知识(如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以及逻辑学、心理学等)来指导实践。
(九)重点把握法
(十)摘要学习法
三、复习规划方面
(一)依据考试大纲复习
- 操作要点:仔细阅读考试大纲,明确各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形式、题型和分值分布,确定复习范围,找出重点和难点,确保复习方向正确。
(二)分阶段复习
- 原因及做法:自考科目较多,避免一次性报考过多科目以免分散精力,分阶段进行复习。
(三)制定学习计划
- 计划要点
- 考虑全面:参加自考用业余时间学习,制定计划要留出机动时间应对突发事件,也要计划出休息时间。
- 长短期目标结合:长期目标可定为完成一本书或一章学习,短期目标是具体行动计划,规定好一天或一周学习量,以应对自考生学习时间零散、变化大的情况,合理划分时间。
四、其他复习要点
(一)熟悉教材
- 步骤:从目录到章节逐步熟悉教材,重点关注重点章节,第一遍阅读教材时着重掌握重难点知识并建议每天记忆、反复温习。
(二)多做真题和模拟题
- 目的:检验学习成果,找出薄弱环节;通过练习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考前多做重点题卷(每个章节试卷都做)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定期模拟考试体验考场环境,找出不足和弱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三)总结和归纳
- 内容:考前总结对应科目的答题技巧并针对性练习,及时总结错误避免再犯,建立错题本便于复习巩固。
(四)保持良好状态
- 身心状态:注意饮食规律和作息时间,确保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加强品德修养,提高心理素质,遇到问题及时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五)营造学习环境
- 准备工作:复习前准备好与复习有关的书、笔记、作业试卷、参考题,以便复习时综合比较,避免浪费时间;要有集中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
(六)科学学习方法(SQ3R学习法)
- 步骤
- 观察:先把复习大纲和课本、补充读物大致翻阅一遍,找出与备考有关材料,弃去无关或与大纲要求不一致的材料。
- 提问:将找到的考试相关书、材料速读一遍,找出重点,按大纲要求逐个提出问题然后找出答案。
本文《自考科目复习方法》系
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15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