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1995

一、总则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厂区范围内(含码头、货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及作业的机动车辆。

  2. 管理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定,强调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保障安全。

二、安全技术要求

  1. 车辆状态

    • 车容整洁,车身周正,装备、安全防护装置及附件齐全有效。

    • 发动机运转及停车时无漏油、漏水、漏电、漏气现象。

  2. 系统性能

    • 液压系统管路畅通、密封良好,操作杆无变形、卡阻,分配器元件配合灵敏,安全阀动作可靠。

    • 转向系统灵活,转向力符合标准,前轮侧滑量在允许范围内。

    • 发动机动力性能稳定,起动、停机性能良好,线路、管路无磨碰。

三、安全检查与维修

  1. 定期检查

    车辆需定期进行技术状况检查,包括发动机、液压系统、转向系统等关键部件。

  2. 维修保养

    发现故障或隐患应及时维修,确保安全阀、转向机等部件灵敏可靠。

四、事故处理

  1. 应急措施

    发生事故时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制动、疏散等应急措施。

  2. 责任追究

    因管理不善或操作违规引发事故的,需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附则

  • 标准依据 :整车技术状况、污染物排放、噪声等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修订机制 :根据技术发展和管理需求,适时修订完善。

该规定自发布后多次修订,2009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实施后,厂内机动车辆纳入特种设备监管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安全技术规范。企业需严格按规范执行,确保厂内交通安全。

本文《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1995》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1830851.html

相关推荐

道路交通安全法厂区内谁认定

关于厂区内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搜索结果,具体责任认定主体和程序如下: 一、责任认定主体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厂区内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由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负责,具体由交警执行。 即使厂区属于封闭管理区域,若允许社会车辆通行,交警仍有权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进行认定。 厂区管理部门(特殊情况) 若厂区完全封闭,禁止社会车辆通行

2025-04-25 资格考试

厂区内对交通安全有哪些要求呢

厂区内对交通安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限速规定、标志标线设置、人员培训和车辆管理等方面,以确保厂区内人员和物资的安全流通。 以下是对这些要求的详细阐述: 1.限速规定厂区内通常会设定明确的限速标准,一般情况下,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在人流密集区域、交叉路口或视线不佳的地方,限速要求会更加严格,甚至可能降至每小时5公里。严格的限速规定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2

2025-04-25 资格考试

交通法对厂区道路的规定

关于厂区道路的交通法规,综合相关搜索结果,主要规定如下: 一、适用范围与责任主体 适用范围 包括厂区内部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道路,如主干道、广场、停车场等。 责任主体 通常由厂区管理部门(如综合部)负责具体管理。 二、车辆行驶规定 限速要求 普通车辆:15公里/小时(主干道); 特殊区域:道口、弯道、人行密集区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叉车、电瓶车等特种车辆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 装载散装

2025-04-25 资格考试

道路交通安全条例50条

​​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50条明确规定禁止货运机动车载客,违规者将面临警告或罚款处罚,但允许附载必要作业人员时需采取安全措施。​ ​ 该条款的核心目的是杜绝人货混装的安全隐患,同时兼顾实际作业需求,是维护道路安全的重要法规依据。 ​​核心禁令与例外情形​ ​ 货运机动车严禁载客,因其缺乏载人所需的安全设施,尤其在货物超高时人员坐于货厢极易引发坠落伤亡。但考虑到押运、装卸等实际需求

2025-04-25 资格考试

新《城市管理法》

新《城市管理法》通过强化责任划分、推进垃圾分类闭环管理、优化环境卫生综合施策 三大亮点,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权责清晰化 :明确综合行政执法与城市管理部门的协作机制,建立案件移送、信息共享等联动模式,确保执法高效覆盖市容、市政、绿化等领域。 垃圾分类闭环体系 :从源头减量到末端处理全程规范,通过智能监管、专项治理等8项措施提升回收利用率至40%,形成“投、收、运、处”全链条管理。

2025-04-25 资格考试

《道路交通管理办法》

《道路交通管理办法》是规范我国道路通行秩序的重要法规,‌核心亮点包括明确路权划分、细化违法行为处罚标准、强化电子监控执法应用 ‌。该办法通过系统性规定,保障交通安全与效率。 ‌路权优先原则 ‌ 明确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通行权划分,如转弯车辆需礼让直行车辆,行人享有斑马线绝对优先权。特殊车辆(救护车、消防车)执行任务时,其他车辆必须让行。 ‌违法分级惩处机制 ‌ 首次将交通违法分为轻微、一般

2025-04-25 资格考试

道路安全管理条例全文

道路安全管理条例是规范道路交通行为、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法规,核心内容包括 车辆与驾驶人管理、道路通行规则、交通事故处理及法律责任**,旨在通过系统化制度减少交通事故,提升公共安全水平。** 车辆与驾驶人管理 条例明确车辆需定期检验,禁止改装或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上路;驾驶人须持有效证件,并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具备合规驾驶能力。 道路通行规则 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优先级,如礼让行人

2025-04-25 资格考试

道路交通管理条例63条规定

行人禁止跨越隔离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3条规定了机动车临时停车和行人通行行为的规范,具体内容如下: 一、机动车临时停车规定 禁停区域 在设有禁停标志、标线的路段,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之间设有隔离设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横道、施工地段,不得停车。 特殊路段限制 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米以内的路段,禁止停车

2025-04-25 资格考试

道路安全条例第63条

​​道路安全条例第63条的核心是规范机动车临时停车行为,明确禁止停车的路段和情形,以保障交通畅通与行人安全。​ ​ 其重点包括:禁止在禁停标志/标线路段、人行横道、施工区域停车;特殊地点(如交叉路口、公交站、加油站等)周边50米或30米内不得停车;临时停车需紧靠右侧且驾驶人不得离车等。 ​​禁停区域与标志识别​ ​ 黄色网格线、导流线、斑马线等标线区域严禁停车,违停将直接引发罚款或拖车

2025-04-25 资格考试

2024年新的道路安全管理法规

2024年新的道路安全管理法规以“安全优先、科技赋能、严管重罚 ”为核心,重点强化了酒驾逃逸、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的记分处罚,并引入智能化监控手段提升执法效率。 记分制度升级 新规对严重违法行为实行“一次记12分”,包括酒驾、致人伤亡逃逸、伪造号牌、超载20%以上或高速超速50%等。中型以上车辆在普通道路超速50%记9分,体现对高风险驾驶的零容忍。 科技助力执法 通过智能监控设备全覆盖关键路段

2025-04-25 资格考试

厂内机动车辆最新规定

​​厂内机动车辆的最新规定涵盖了车辆管理、驾驶员资质、使用规范及安全维护等核心内容,明确要求定期检验、持证驾驶、限定行驶路线等关键措施以保障安全。​ ​ 厂内机动车辆需接受全面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登记备案与报废流程。所有车辆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年检,注册信息需同步更新,涉及变更所有权或注销时须按规办理手续。车辆必须悬挂清晰号牌,持有合法行驶证件,且禁止私自改装结构或变更装置配置。

2025-04-25 资格考试

厂内机动车七大禁令

厂内机动车七大禁令是厂区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规范,旨在保障生产安全和人员安全。综合多个来源的信息,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核心禁令 严禁无证/无令开车 驾驶员需持有效驾驶证,且必须服从调度令。无证驾驶(如未取得实习或正式驾驶证)或擅自行动易引发事故。 严禁酒后开车 酒精会抑制神经反应能力,导致控制力下降,增加事故风险。 严禁超速/空挡溜车 超速行驶易引发失控,空挡溜车则可能导致车辆意外移动

2025-04-25 资格考试

厂内运输车辆管理规定

厂内运输车辆管理规定是确保厂区交通安全和运输效率的重要制度,通常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车辆管理基础 适用范围 明确涵盖厂区内所有机动车辆(如叉车、卡车、平板车等)及非机动车辆(如电瓶车)的管理。 登记与档案管理 车辆需登记型号、车牌号、购置日期等基本信息,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含合格证、维修记录、事故记录等)。 二、安全操作规范 驾驶员资质 驾驶员需持证上岗,经体检、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驾驶

2025-04-25 资格考试

厂内车辆管理标准

厂内车辆管理标准是规范企业内部车辆安全运行的核心制度,重点涵盖车辆准入、人员资质、限速要求及违规处罚等关键环节,旨在预防事故、保障生产秩序。 车辆与人员资质 厂内车辆需悬挂专用牌照,特种设备车辆须取得质监部门牌照。驾驶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包括特种设备操作证或企业内部准驾资格,严禁无证驾驶或违规搭载人员。 行驶与停放规范 厂区道路限速通常为5公里/小时,倒车或进出狭窄区域需降至3公里/小时

2025-04-25 资格考试

厂内规章制度

​​厂内规章制度是企业高效运转的核心保障,其SEO优化需围绕EEAT原则(专业性、权威性、经验性、可信度)展开,通过​ ​结构化内容、权威背书、实操案例​​提升搜索排名与用户信任。​ ​ ​​专业性强化​ ​ 规章制度内容需体现法律合规性与行业标准,例如引用《劳动法》条款或ISO管理体系认证。技术细节如“安全操作流程需符合GB 7258-2023标准”能增强机器可解析的专业性

2025-04-25 资格考试

无尘车间作业要求及规范

无尘车间作业要求及规范主要涵盖以下关键点:严格的准入流程、洁净度管理、人员与物料管理、环境控制以及安全管理 。 1. 严格的准入流程 进入无尘车间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更衣流程,包括沐浴、更换洁净服、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等。 需通过风淋室进行空气吹淋,确保无尘衣物表面的尘埃被清除。 2. 洁净度管理 无尘车间根据空气洁净度分为不同等级,如百级、千级、万级等,具体等级要求需符合行业标准。

2025-04-25 资格考试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及穿着要求

​​无尘车间管理及穿着要求是确保生产环境洁净度的核心,关键在于“四不原则”(不携入、不发生、不储备、不残留)和“三级防护”(头、身、手部全封闭)。​ ​ 百级以上车间需穿戴连体无尘服、护目镜及双层手套,并通过风淋室除尘;十万级车间可适当简化,但必须覆盖毛发并避免纤维脱落。以下是具体规范: ​​人员进出管理​ ​ 进入前需在更衣室更换无尘服(连体式或分体式),佩戴无尘帽、口罩及鞋套

2025-04-25 资格考试

电子行业无尘车间规范

电子行业无尘车间规范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工艺要求的关键,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一、洁净度要求 粒子数标准 十万级:≥0.5μm粒子数≤350万个,≥5μm粒子数≤2万个 万级:≥0.5μm粒子数≤100万个,≥5μm粒子数≤50万个 其他等级:根据工艺要求进一步降低粒子数 洁净度等级标识 常见等级包括十万级、万级、千级、百级、十级,等级越高洁净度越低 二、温湿度控制 温度范围 一般区域

2025-04-25 资格考试

无尘车间环境控制标准

无尘车间环境控制标准的核心在于通过严格的空气洁净度、温湿度、气流组织等参数管理,确保微粒和微生物浓度符合行业要求,例如千级洁净度标准要求≥0.5μm粒子≤35200个/m³,温湿度通常控制在20~25℃、45%~65%RH。 空气洁净度等级 无尘车间按ISO14644或国标分为不同等级(如百级、千级、万级),数字越小洁净度越高。例如千级车间需控制≥0.5μm粒子≤35200个/m³

2025-04-25 资格考试

无尘车间管理规范及维护

无尘车间管理规范及维护是确保生产环境洁净度、保障产品质量和员工健康的关键。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管理规范及维护要点: 一、人员管理规范 准入制度 所有进入无尘车间的人员需提前申请并获得批准,佩戴无尘服、口罩、帽子等防护装备。 迁入人员需通过风淋室,更换专用鞋套,且无尘服需定期清洗(每周至少一次)。 行为准则 禁止在车间内吸烟、饮食、使用手机等可能污染环境的行为。 保持个人卫生,头发

2025-04-2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