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检查标准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检查标准是矿山安全生产的核心依据,通过系统化普查、技术化探查和动态化管理,全面识别采空区、瓦斯富集区、水文地质异常等潜在风险,确保灾害防控精准有效。​

  1. ​全面覆盖的普查原则​
    检查需遵循“全面普查、周期实施、分区施策、常态补充”原则,每3年开展一次全矿普查,重点针对生产区、规划区划分风险等级,结合采掘进度动态更新数据。例如,采空区需通过物探、钻探等手段查明积水状况,废弃井筒需核查封闭质量并建立台账。

  2. ​多技术融合的探查方法​
    采用地面物探、矿井物探与钻探验证结合,精准定位隐蔽致灾因素。如瓦斯突出风险区需测定压力参数并绘制瓦斯地质图,冲击地压区域需分析地应力集中点和煤岩结构突变特征。水文地质异常区则需结合“三专两探一撤”机制,确保探放水设备与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到位。

  3. ​责任分层与成果应用​
    矿山企业为责任主体,总工程师牵头技术审核,委托机构需具备高级职称专家团队。普查结果需数字化存档并上传至国家矿山安全信息系统,用于指导采掘规划与灾害防治方案。

  4. ​动态化风险管控​
    对查明的致灾因素实施分级管控,如厚硬顶板区域需制定矿压监测方案,边坡软弱层需定期稳定性评估。发现隐患需立即上报并启动整改,避免因数据滞后引发事故。

​提示:​​ 煤矿企业应定期培训技术人员掌握最新探查技术,并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从源头降低重大灾害风险。

本文《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检查标准》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150023.html

相关推荐

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方案

以下是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方案的综合框架,结合权威资料整理而成: 一、普查目的 通过系统排查,全面掌握煤矿井田范围内可能诱发水害的地质构造、含水层、采空区等隐蔽致灾因素,评估其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为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降低水害事故风险。 二、普查范围与对象 范围 :覆盖全县所有煤矿井田范围及矿井周边200米区域,优先从水害问题突出的区域开始。 对象 :包括煤矿本体(如岩层、采空区)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方案

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方案的核心在于全面识别潜在风险,制定科学防治措施,确保安全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以下从定义、常见类型、排查步骤及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1. 隐蔽致灾因素的定义及重要性 隐蔽致灾因素是指那些不易被发现或易被忽视的潜在风险源,可能引发严重安全事故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地质构造隐患、设备老化、管理漏洞等,对生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排查隐蔽致灾因素,能够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2025-04-29 会计考试

露天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有哪些方面

露天矿山隐蔽致灾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隐患、水害威胁、边坡失稳、采空区风险及人为管理漏洞​ ​等核心方面,这些潜在危险往往因隐蔽性强、突发性高而成为安全生产的重大威胁。 ​​地质构造类​ ​:断层、褶曲构造及陷落柱等地质缺陷会显著降低岩体稳定性,易诱发局部塌陷或大规模滑坡。例如断层带可能成为地下水通道,加剧渗透压力。 ​​水害类​ ​:地下水渗透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方案

以下是关于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的综合方案,结合不同场景和行业需求进行分点说明: 一、普查范围与目标 范围覆盖 包括老旧小区、危旧房屋、地质灾害隐患区、矿井采空区、废弃老窑、断层裂隙、陷落柱等易引发灾害的区域。 目标定位 全面查清各类隐蔽致灾因素(如火灾、水灾、地质灾害等); 评估风险等级,划分禁采区、缓采区、可采区;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实现安全高效开采。 二、普查内容与方法 重点领域普查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怎么查

隐蔽致灾因素的排查需要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和规范流程。以下是具体排查方法及要点: 一、排查目标确定 地点和范围 :明确排查区域,包括生产区、住宅区、公共设施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 隐蔽致灾因素类型 :如火灾隐患、水灾隐患、地质灾害隐患等。 排查目的 :评估风险程度或制定控制措施。 二、排查方法选择 实地勘查 通过观察、检测直接获取隐患信息,适用于火灾隐患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标准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标准是矿山安全生产的核心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系统化排查、科学评估和动态管理,精准识别矿山水、火、瓦斯等灾害的潜在风险源,从而从源头遏制重大事故。​ ​其核心亮点包括​​全面覆盖煤矿与非煤矿山隐患类型​ ​、​​强制要求物探与钻探结合的技术手段​ ​、​​每3年周期性普查与常态化数据更新机制​ ​,以及​​严格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 ​​全面性与技术刚性​ ​

2025-04-29 会计考试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内容有哪些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关键因素: 1. 煤层自燃倾向性: 评估煤层自然发火的潜在风险,包括煤层温度、含氧量及通风状况等。 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分析煤层瓦斯压力、含量及地质构造等因素,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 3. 冲击地压危险性: 研究煤层厚度、硬度及地应力状态,评估冲击地压的发生概率及强度。 4. 水害危险性: 调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位

2025-04-29 会计考试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主要包括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异常、水文地质隐患、瓦斯富集区、采空区及废弃巷道、煤层自燃倾向性等​ ​,这些因素隐蔽性强、突发性高,易引发透水、瓦斯爆炸、顶板坍塌等重大事故。 ​​地质构造异常​ ​: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可能破坏煤层稳定性,诱发顶板事故或成为导水通道。例如,落差大于5米的断层需重点监测,而陷落柱可能引发突水。 ​​水文地质隐患​ ​:地表河流、地下含水体

2025-04-29 会计考试

2022年专业技术职称一览表

2022年专业技术职称的分类和评定标准清晰明确,涵盖多个职业领域,包括教师、律师、工程师等,每个领域均对应不同层级的职称。例如,高校教师可评定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律师系列分为四级律师、三级律师等;工程师则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职称评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教师资格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等,并要求符合职称评价标准条件。申报条件因地区和职称系列而异

2025-04-29 会计考试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是什么

采空区、断层、瓦斯等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是指隐伏在矿体、围岩或地下工程结构中,可能在矿山建设或生产过程中诱发重大灾害的潜在风险源。这些因素具有隐蔽性、时变性和突发性,难以直接观测,但可通过科学普查和监测进行识别和防控。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一、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 采空区相关因素 采空区垮落、突出煤层、高瓦斯含量区、应力集中区等; 老窑采空区、封闭不良钻孔、孤岛煤柱等。 地质构造因素 断层、褶皱

2025-04-29 会计考试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定

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定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普查对象 所有正常生产、基建、准备复工复产的地下/露天非煤矿山 在用、长期停用尾矿库 长期停产停建矿山复工复产前需委托第三方开展普查 二、普查时间安排 年度普查 :每年组织1次,需在4月底前完成普查,5月底前完成治理 长期停产矿山 :复工复产前必须进行普查并治理 周期性要求 :根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综合司通知》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内容有哪些

采空区、老窑、断层等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内容主要涵盖自然灾害和人为隐患两大类,具体如下: 一、自然灾害类致灾因素 地质灾害 包括山体滑坡、地面塌陷、地震断裂、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导水裂隙带、地下含水体、古河床冲刷带等。 水文灾害 涵盖河流、湖泊、水库、堤坝、闸门等水利设施的隐患,以及洪水、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因素。 气象灾害 台风、暴雨、暴雪、冰雹等气象条件引发的灾害风险。 交通灾害 道路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需要资质吗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需要具备相应资质。 在进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时,专业资质是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以下几点阐述了为何资质对于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至关重要: 技术能力验证 : 具备资质的单位或个人通常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识别和评估各类隐蔽致灾因素。 设备与技术支持 : 资质要求通常包括对所需设备和检测技术的明确规定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主要包括

隐蔽致灾因素是指隐伏在矿体及其围岩内、在矿山建设或生产过程中可能诱发重大灾害的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体。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地质构造类 断层与褶皱 断层活动会破坏岩体完整性,引发巷道坍塌、顶板冒落;褶皱构造导致煤层产状变化,增加冲击地压风险。 陷落柱与孤岛煤柱 由岩溶塌陷形成的柱状岩体,内部破碎且充填物复杂,易引发突水、溃砂事故;孤岛煤柱因支撑力不足易失稳。 封闭不良钻孔与废弃井筒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多久一次

3年一次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频率要求根据地区和行业规范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煤矿行业 国家矿山安监局规定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明确要求煤矿每 3年 开展一次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具体执行原则包括: 全面普查 :覆盖矿山范围内所有隐蔽致灾因素 周期实施 :每3年固定周期执行 分区施策 :根据生产区、规划区等不同区域条件差异化实施 常态补充 :结合采掘工程进展和区域变化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几年编制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需​​每3年全面编制一次​ ​,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确保数据时效性。​​关键亮点​ ​包括:周期性普查是法定要求、高风险区域需重点核查、技术手段需物探与钻探结合、成果需纳入信息化管理平台。 ​​法定周期与实施原则​ ​ 根据国家最新规范,矿山企业必须每3年开展一次系统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覆盖生产区、规划区及关联地带。普查需遵循“全周期、分区化、常态化”原则,对采空区

2025-04-29 会计考试

隐蔽致灾因素九大类45种

​​隐蔽致灾因素九大类45种是矿山、建筑等高危行业中潜藏的安全隐患,涵盖地质构造、水害、采空区等关键领域,需系统性识别与防控。​ ​ 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分类(如地质异常、设备老化等)和精准排查(如物探技术、数据建模),从源头降低事故风险。 ​​地质构造类​ ​:断层、褶曲等地质异常易引发岩体失稳,需结合地质测绘与实时监测预警。 ​​水害类​ ​:地下水位异常

2025-04-29 会计考试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是矿山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全面普查和评估,明确矿山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为制定科学的安全治理措施提供依据。这项工作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主导,旨在推动矿山安全治理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型,从而有效减少矿山事故的发生。 一、普查报告的核心内容 普查范围与目标 普查报告涵盖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及尾矿库等矿山类型,针对不同矿山明确7至8大类隐蔽致灾因素,如瓦斯、水害

2025-04-29 会计考试

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是预防矿山灾害的核心手段,通过系统性排查水文地质、采空区、深井应力等潜在风险,实现源头治理。​ ​其核心价值在于​​动态识别隐患、精准制定防治措施、降低事故概率​ ​,需结合物探、钻探等技术手段,并建立常态化普查机制。 ​​水文地质致灾因素​ ​:重点查明含(隔)水层、构造破碎带、地表水系渗漏等条件,分析钻孔封孔质量及防治水工程效果,预测涌水量并划分水文地质复杂等级。

2025-04-29 会计考试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有哪些

采空区、断层、水体、应力异常区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指隐伏在煤层及其围岩中,在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灾害的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体。主要致灾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采空区相关因素 老窑采空区 已经采出的煤层区域可能残留瓦斯、水害隐患,且顶板易失稳引发冒顶事故。 封闭不良钻孔与废弃井筒 长期未使用的钻孔或废弃井筒可能成为地下水流通道或瓦斯泄漏通道。 二、地质构造因素 断层与褶皱

2025-04-29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