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出生率与死亡率呈现显著阶段性特征:1949年建国初期出生率高达36‰,死亡率20‰;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降至20‰以下;2023年出生率跌至6.39‰的历史新低,死亡率则因老龄化升至7.87‰,人口首次进入负增长阶段。
-
出生率变迁
- 婴儿潮与政策影响:50-60年代战后补偿性生育形成两波婴儿潮,出生率峰值达40‰;70年代计划生育实施后,出生率逐步下降至20‰以下;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短暂拉升出生率至12.95‰,但2023年已回落至6.39‰。
- 社会因素主导:近年育龄妇女减少、养育成本上升及观念转变,导致出生率持续走低,2023年新生儿仅902万,较1963年峰值减少70%。
-
死亡率变化
- 医疗进步与寿命延长:1949年死亡率20‰,因传染病和营养不良;随着医疗水平提升,2000年降至6.4‰,人均寿命从35岁增至78岁。
- 老龄化挑战:2020年后死亡率小幅回升至7.8‰左右,主因65岁以上死亡占比超78%,心脑血管疾病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因。
-
人口结构转折
2022年起人口自然增长率转负,2023年总人口减少208万,标志“生死倒挂”时代来临。未来需平衡生育激励与养老保障,以应对深度老龄化社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