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例格式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在日常工作中广泛使用的标准格式,其规范性直接关系到公文质量和效率。以下是公文范例格式的关键要素和规范要求:
1. 版头设置
- 发文机关标志:位于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采用红色方正小标宋简体字,字号和排列需根据发文机关名称字数调整,确保美观大方。
- 发文字号:位于发文机关标志下方,使用3号仿宋GB-2312字,结构为“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
- 签发人:在上行文中,位于发文字号右侧,字体为3号仿宋GB-2312字,“姓名”部分使用3号楷体GB-2312字。
2. 主体编排
- 公文标题:位于红色分隔线下方,字体为2号方正小标宋简体,居中排布,行距35磅,编排时需注意词意完整、排列对称。
- 正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采用3号仿宋GB-2312字,行距30磅。一级标题用“一、”,二级标题用“(一)”,三级标题用“1.”,标题加粗,正文不加粗。
- 附件说明: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多个附件需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顺序。
3. 版记要求
- 页码:一般使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
-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位于版记部分,字体为3号仿宋GB-2312字,印发日期需与公文成文日期保持一致。
4. 页面设置
- 页边距:上边距3.7cm,下边距3.5cm,左边距2.8cm,右边距2.6cm。
- 字体与字号:标题字体和正文字体需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标题字体为小标宋简体或黑体,正文为仿宋GB-2312字。
5. 注意事项
- 公文中的数字,如年月日、统计数字等,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正文中的括号、书名号等符号之间不加顿号。
- 公文所有要素需完整、准确,确保格式统一。
通过遵循上述规范,可以提升公文格式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为高效沟通和文档管理奠定基础。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