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三大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对照表,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整理而成:
一、农用地分类
-
耕地
-
水田(种植水稻等水生作物)
-
水浇地(有灌溉设施的旱地)
-
旱地(无灌溉设施的旱生作物地)
-
复垦地、休闲地(轮歇地、轮作地)
-
果园(种植果树)
-
茶园(种植茶树)
-
其他园地(桑树、橡胶等)
-
-
园地
-
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地,覆盖度≥50%或株数≥70%
-
包括育苗地、果园、茶园等
-
-
林地
-
乔木林地(郁闭度≥0.2)
-
竹林地(郁闭度≥0.2)
-
红树林地(沿海红树植物)
-
森林沼泽(淡水沼泽)
-
-
草地
-
天然牧草地(未人工干预)
-
人工牧草地
-
其他草地(盐碱地、沼泽地)
-
二、建设用地分类
-
交通用地
-
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用地
-
包括街巷、管道运输用地等
-
-
工矿仓储用地
-
工业用地(工厂、仓库)
-
采矿用地
-
-
商业服务业用地
-
住宅用地(城镇住宅、农村宅基地)
-
商服用地(批发零售、住宿餐饮)
-
-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
教育用地(学校、科研机构)
-
医疗卫生用地(医院、养老设施)
-
公园与绿地(城市公园、防护绿地)
-
三、未利用地分类
-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 河流水面、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及水利工程用地
-
未利用地
- 沙地、盐碱地、**地、冰川及永久积雪地等未开发土地
补充说明
-
分类标准 :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标准,分为12个一级类、73个二级类
-
应用领域 :适用于土地调查、规划、统计及信息化管理等工作
以上分类体系覆盖了我国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可根据具体需求进一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