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法实施细则全文

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细则全文主要围绕‌稳定承包关系、规范流转程序、保障农民权益‌三大核心展开,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合法性及限制条件,强调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农业用途和农民权益。

分点论述:

  1. 承包关系与权利保障
    细则规定以家庭承包为基础,保持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赋予农民占有、使用、收益和流转四权统一的经营权。流转收益归承包方所有,禁止任何组织侵占或扣缴。

  2. 流转规则与限制
    允许承包期内流转经营权,但不得改变土地集体属性或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剩余承包期。流转需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得强制或阻碍。

  3. 争议解决与法律责任
    细则包含争议解决机制,对侵害承包权益的行为明确法律责任,确保农民通过法律途径**。

总结提示
该细则通过细化流转条件和监管措施,既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又严格保护农民根本利益,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文件。

本文《土地承包法实施细则全文》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253406.html

相关推荐

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区别

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是两种不同的规划类型,它们在目标、范围和方法上有显著区别。 土地规划主要关注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而城乡规划则侧重于城市和乡村的整体发展与建设。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1.目标和侧重点:土地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它主要关注如何合理分配土地用于农业、工业、住宅等不同用途,以最大化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025-04-30 资格考试

土地规划后多久可以拆迁

土地规划公示后,拆迁启动时间通常需至少30日(法定征求意见期),但实际执行可能因程序复杂度、补偿协商等因素延长至数月甚至数年。 法定程序与最短时限 规划公示后,政府需组织方案论证并公开征求意见,法律明确要求该阶段不得少于30日。若无重大异议,公示结束即可推进拆迁,但涉及旧城区改造等特殊情况可能需召开听证会,进一步延长流程。 影响拆迁进度的关键因素 行政效率 :审批层级多、部门协调慢会拖延时间。

2025-04-30 资格考试

土地公示完是不是就意味着拆迁

土地公示完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拆迁。 土地公示是政府相关部门对土地征收、使用等情况进行公开告知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和考量因素: 土地征收目的 :土地公示可能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调整等,但并不特定指向拆迁。 补偿安置方案 :公示内容会包括对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补偿安置方案,这是拆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公示本身并不决定拆迁的必然性。 公众意见征求 :公示期间

2025-04-30 资格考试

2027年土地承包政策

​​2027年土地承包政策的核心是“稳定与延续”:承包关系将再延长30年至2057年,遵循“大稳定、小调整”原则,确保农民长期权益,同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现代化。​ ​ ​​政策核心内容​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直接顺延30年,无需重新分配。承包权以户为单位延续,新增人口可通过家庭内部共享土地权益,而非重新分地。特殊情形(如整户消亡)由集体收回土地,外嫁女权益依法保留。 ​​农民权益保障​

2025-04-30 资格考试

2027年土地会流转吗

会 根据2027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的政策,土地流转的相关情况如下: 一、土地流转的总体政策 承包期延长 2027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现有承包地将直接延长30年,至2057年,保持承包地块、面积、合同关系不变。 不重新分配土地 政策明确禁止重新分配土地,仅通过延长承包期解决到期问题。 二、土地流转的可行性 确权土地的延续性 已经完成确权的土地,承包权将延续30年

2025-04-30 资格考试

土地现状图

​​土地现状图是反映特定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面积的核心技术图纸,其核心价值在于为土地规划、生态保护和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 通过图形化展示耕地、林地、建筑用地等地类信息,它能直观呈现土地资源现状,助力科学管理。 ​​核心要素与制作流程​ ​ 土地现状图需基于实地调查或遥感影像解译,通过GIS软件绘制,并标注地类界线、图例和注记。​​关键步骤包括数据收集(如二调、三调成果)

2025-04-30 资格考试

土地现状调查表怎么写

土地现状调查表是土地管理中的重要文件,其填写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下是填写土地现状调查表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准备阶段 确认调查范围 :明确需要调查的土地范围,包括地块位置、面积和用途。 收集基础资料 :包括土地权属证明、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2. 填写步骤 基本信息填写 : 地块编号 :按照地籍编号规则填写,确保唯一性。 土地权属 :填写土地所有者名称

2025-04-30 资格考试

土地现状分类

12个一级类,72个二级类 土地现状分类是对土地资源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分类体系,主要用于土地调查、规划、管理及统计等工作。根据权威信息来源,该分类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分类标准与体系结构 一级类划分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土地被划分为 12个一级类 ,具体包括: 农用地 (如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 建设用地 (如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等) 未利用地

2025-04-30 资格考试

土地管理初级职称

土地管理初级职称是从事国土资源规划、开发、管理等基础工作的专业技术资格,通常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和1-3年相关工作经验,核心职责包括数据收集、基础评估及协助政策落实。 基本要求与条件 申请者需具备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部分单位接受大专学历但需延长工作经验年限。初级职称评定注重基础技能考核,如ArcGIS操作、土地调查方法及法规知识,通常需通过单位内部评审或地方人社部门组织的考试

2025-04-30 资格考试

土地管理中级职称题库

**土地管理中级职称题库是专门为准备土地管理中级职称考试的专业人士设计的,包含丰富的题目类型和详细的解析,旨在帮助考生全面掌握考试要点,提高应试能力。**以下将详细介绍土地管理中级职称题库的特点、优势以及使用方法。 题库内容全面,覆盖广泛 。土地管理中级职称考试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调查与评价等。题库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编制,涵盖了所有核心知识点

2025-04-30 资格考试

规划公示和规划公告区别

公示征求意见,公告单向告知 规划公示和规划公告是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的核心区别体现在目的、程序和公开方式等方面: 一、核心目的不同 规划公示 以公开宣示为核心,旨在广泛征求公众对规划方案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符合公众利益。例如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需通过公示、听证会等形式收集利害关系人的反馈。 规划公告 侧重于单向告知公众规划决策结果或法定事项,强调程序的公开透明

2025-04-30 资格考试

规划公示后的下一步骤

规划公示后的下一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需按程序推进: 一、收集与整理公众反馈 建立反馈渠道 通过公示平台、意见箱、听证会等方式广泛收集公众对规划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分类与分析 对收集到的反馈进行分类整理,重点关注涉及环境、社会经济等核心问题的建议,并进行综合分析。 二、方案调整与优化 修改规划方案 根据公众反馈和专家评审意见,对规划方案中的问题部分进行修改完善,确保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025-04-30 资格考试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2025

2025年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延续了以往的科学体系,涵盖6大一级类型和25个二级类型 ,核心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居民地及未利用土地,其中耕地细分水田/旱地,林地区分郁闭度等级,草地覆盖度需达5%以上。 主要分类及特点 : 耕地 :占比最大,分为水田(有灌溉设施,种植水稻等)和旱地(依赖天然降水),包含轮作地及临时经济作物用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 林地 :按植被密度划分,如郁闭度>

2025-04-30 资格考试

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是对土地利用现状的细化描述,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国家标准,一级分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等12个类别,而二级分类进一步细化为73个类别,以数字编码方式呈现,便于统一管理和统计。 一级分类概述 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主要包括以下12个类别: 耕地 :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水田、水浇地和旱地等。 园地 :种植多年生木本或草本作物的土地,如果园

2025-04-30 资格考试

土地分为哪三大类

​​土地根据用途可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 ​,这是我国《土地管理法 》的核心分类标准。​​农用地​ ​直接支撑农业生产,​​建设用地​ ​满足城乡发展需求,​​未利用地​ ​则是尚未开发的资源储备,三者共同构成土地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框架。 ​​农用地​ ​: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是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的根基。例如,耕地需严格保护以防止非农化,而林地

2025-04-30 资格考试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984

​​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我国首个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标准,采用两级分类体系(8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以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和覆盖特征为核心依据,为土地资源调查、规划和管理奠定了科学基础。​ ​ 其核心亮点包括:​​首次实现全国土地分类标准化​ ​、​​明确耕地细分(如水田/旱地)​ ​、​​覆盖城乡全域(含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并成为后续国土管理政策的重要参考框架。

2025-04-30 资格考试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三大类对照表

以下是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三大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对照表,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整理而成: 一、农用地分类 耕地 水田(种植水稻等水生作物) 水浇地(有灌溉设施的旱地) 旱地(无灌溉设施的旱生作物地) 复垦地、休闲地(轮歇地、轮作地) 果园(种植果树) 茶园(种植茶树) 其他园地(桑树、橡胶等) 园地 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地,覆盖度≥50%或株数≥70% 包括育苗地

2025-04-30 资格考试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 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旨在规范和统一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分类,为土地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该标准将土地分为12个一级类、73个二级类,涵盖了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以及其他土地。以下是关于该分类标准的详细解读: 1

2025-04-30 资格考试

最新土地分类国家标准

12级分类体系 截至2025年4月,中国最新土地分类国家标准主要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该标准由国土资源部组织修订,2017年正式实施。以下是核心内容: 一、分类体系结构 一级类 :共12个,包括 耕地(如水田、旱地、园地等) 园地(果园、茶园、橡胶园等) 林地(乔木林、灌木林、红树林等) 草地(天然牧草、人工牧草等) 商服用地(零售商业、批发市场等)

2025-04-30 资格考试

用地现状是什么意思

用地现状是指‌某一区域当前的土地利用状况 ‌,包括土地用途、开发强度、环境特征等核心要素。‌它反映土地的实际使用情况 ‌,是城乡规划、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 ‌核心构成要素 ‌ 用地现状通常涵盖三大维度:一是‌土地用途分类 ‌(如住宅、工业、农田等);二是‌空间开发特征 ‌(如建筑密度、容积率);三是‌生态与基础设施配套 ‌(如绿地比例、道路网络)。通过卫星遥感、实地调查等手段获取数据

2025-04-30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