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的工资通常由街道办或乡镇政府发放,但具体发放单位会根据当地财政管理体制和用人方式有所不同。部分地区的社区工作者属于政府购买服务岗位,工资可能由第三方机构代发,但资金仍来源于街道或区级财政拨款。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街道办直接发放
多数情况下,社区工作者作为基层服务人员,工资由所属街道办事处的财政预算列支,按月发放。这类岗位通常通过统一招聘纳入街道管理,享受财政拨款待遇。 -
区级财政统筹情况
在经济发达地区或直辖市,部分社区工作者的薪资可能由区级财政部门统一拨付至街道,再由街道办具体执行发放,工资标准相对更规范。 -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部分地区通过劳务派遣或服务外包形式聘用社区工作者,此时工资由签约的人力资源公司发放,但费用实际来源于政府拨付的服务款项,街道仍承担资金责任。 -
补贴与绩效差异
基础工资一般由财政保障,但绩效奖金、节日补贴等可能由社区自筹或街道额外审批,不同社区可能存在待遇差异。
提示:社区工作者薪资受地域政策影响较大,建议咨询当地街道办获取最新标准。职业稳定性较高,但薪酬水平通常与地方经济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