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后残疾了算残疾军人,但需满足特定条件。
根据相关规定,退伍后残疾了要被认定为残疾军人,必须符合以下几个关键条件:
-
服役期间致残:残疾情况需是在服役期间内造成的,即在军队服役期间因战、因公或因病导致的残疾。
-
评定残疾等级: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残疾等级评定,符合国家规定的残疾标准,并取得有效的残疾军人证。
-
退伍后仍持有残疾军人证:即使已经退伍,但如果在服役期间评定了残疾等级并持有残疾军人证,那么在退伍后仍然可以被认定为残疾军人。
具体而言,残疾军人的认定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 申请评定:由本人或其代理人向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出残疾等级评定申请。
- 医学鉴定:由指定的医疗机构对申请人的残疾情况进行医学鉴定,并出具鉴定意见。
- 评定审批: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根据医学鉴定意见和相关规定,对申请人的残疾等级进行评定和审批。
- 颁发证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颁发残疾军人证,作为其享受相关待遇的依据。
总结:退伍后残疾了是否算残疾军人,关键在于残疾情况是否发生在服役期间,以及是否经过了相关部门的残疾等级评定并持有有效的残疾军人证。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在退伍后继续享受残疾军人的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