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学校以不发放就业证明为由拒绝发放毕业证的行为通常属于违法行为,但需结合具体情形判断。以下是关键分析:
-
法律依据
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及《教育法》,学生完成学业并通过考核后,学校应无条件发放毕业证书,与是否签订就业协议无关。
-
学校行为的合法性
-
合法情形 :若学校规章制度明确将就业协议作为发放毕业证的条件,且该规定不违反法律法规,可能不构成违法。
-
违法情形 :多数情况下,学校无权以就业协议为前提限制毕业证发放,此类行为可能违反教育法规。
-
-
**建议
-
协商沟通 :首先与学校教务处或学院沟通,要求合理解释并尽快发放毕业证。
-
投诉举报 :若协商无果,可向教育部门(如教育部)或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法律途径 :若情况严重,可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要求学校承担法律责任。
-
总结 :学校以就业协议为由拒绝发放毕业证的行为普遍违法,但需注意学校可能依据自身规章制度执行。建议优先通过协商和投诉解决,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