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触电、电弧伤害、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火灾爆炸、电磁辐射及化学中毒等,这些风险直接威胁生命安全与健康。触电是最高频且致命的风险,而电弧瞬间高温可达数千摄氏度;高空作业占比事故率的23%,化学毒物则可能导致慢性职业病的发生。
- 触电风险:接触高压电或绝缘失效设备时,电流通过人体可致心脏骤停。潮湿环境使风险倍增,需严格遵循“断电-验电-接地”操作流程,绝缘工具每6个月必须检测一次。
- 电弧与爆炸:短路产生的电弧温度超3000℃,引发烧伤或气体爆炸。防电弧服需符合NFPA 70E标准,易燃场所禁用非防爆工具。
- 机械与高空危害:电钻等设备操作不当易造成切割伤,20%坠落事故因安全带未固定导致。脚手架验收合格率需达100%,工具需每日点检。
- 火灾与化学暴露:电缆过载引发火灾需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变压器油中的多氯联苯可能致癌,作业时需强制通风与防毒面具。
- 电磁辐射与噪音:高压变电站辐射可能影响生殖系统,85分贝以上噪音需佩戴降噪耳塞,连续暴露不超过8小时。
预防的核心是“防护三要素”:规范培训(每年至少40学时)、合格装备(绝缘电阻≥10MΩ)和应急演练(每季度模拟触电救援)。企业需建立动态风险数据库,个人则需牢记“无防护不作业”。职业危害可防可控,关键在于将标准转化为肌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