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行业的“五要五不准”,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金融行业“五要”
-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诚信是金融行业的基石,要求金融机构与从业人员坚守信用,杜绝虚假账目、隐瞒风险等行为,以建立长期客户信任和行业良好形象。
-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
强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需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客户价值创造和社会贡献,避免过度逐利导致道德风险。
-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
金融市场具有高风险性,需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风险与收益匹配原则,确保业务可持续发展。
-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在坚守传统金融价值的基础上,鼓励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防范空洞化金融活动。
-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加强自律机制,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防范违法违规操作。
二、金融行业“五不准”
-
不准违规发放**
严格审查**资质,防范信用风险,杜绝“以贷代存”“贷后管理缺失”等问题。
-
不准违规办理信用卡
遵循审慎原则,规范信用卡业务营销,防范过度授信和诈骗风险。
-
不准违规办理票据业务
保障票据真实性、合法性,防范票据欺诈和操作风险。
-
不准违规办理支付结算业务
确保支付清算安全、高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
不准违规参与民间借贷
严格监管资金流向,避免资金违规流动引发金融波动。
三、补充说明
-
监管与自律 :除“五不准”外,监管部门还通过《证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等文件强化规范,引导行业形成良好生态。
-
实践案例 :部分银行将“五要五不”融入企业文化,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推动落地执行。
以上内容综合了金融监管部门要求、行业协会准则及金融机构实践案例,为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的行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