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一、国家层面政策
-
黄河流域专项规划
国家批复《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明确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59万亿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96万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1.3倍以内,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40%以上。
-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
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构建覆盖全国、动态更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与政府、社会信息交互。
二、省级政策
-
河北省“多规合一”规划
河北省获批《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作为首部省级“多规合一”规划,提出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80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639万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1.3倍以内。
-
浙江省县级规划实施
浦江县虞宅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三、详细规划改革
-
强化法定作用与实施管理
通过《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工作的通知》,明确详细规划法定地位,提出分区分类编制、提高可实施性等要求,强化技术支撑与组织落实。
四、生态保护与开发约束
-
生态保护红线管理
所有政策均强调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需纳入“一张图”,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等需附省级不可避让论证意见,与国家生态保护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
资源约束指标
以耕地保有量、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等为核心指标,确保开发与保护平衡。
五、政策依据文件
- 核心依据 :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等国家级文件,以及各省级批复的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