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或起诉
被中介或炒房客诈骗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报警处理(刑事追责)
-
诈骗金额标准
诈骗金额达3000元以上,公安机关应立案侦查。
- 未达标的,可要求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
证据收集
-
保存转账记录、合同、收据等书面证据。
-
收集中介承诺的“服务内容”与实际提供的证据对比。
-
-
法律后果
-
诈骗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
数额巨大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
二、民事诉讼(追回损失)
-
合同条款审查
-
签订书面合同,明确付款明细及中介责任条款。
-
留存中介的居间合同、服务承诺书等。
-
-
索赔途径
-
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本金及利息。
-
通过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诈骗金额未达刑事标准)。
-
三、投诉与**
-
行政投诉
-
向当地房产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
-
通过12315等平台反映中介违规行为。
-
-
行业监管
- 联系房地产中介协会,要求调查并吊销违规中介资质。
四、注意事项
-
避免二次诈骗 :报警后警惕对方以“退款”为名继续诈骗。
-
保留证据时效 :诈骗行为需在2年内通过诉讼或报警解决。
-
专业帮助 :咨询律师制定**策略,必要时通过媒体曝光。
五、特殊情形处理
若涉及“串串房”等复杂情况,可先尝试与中介协商解约,但需收集充分证据。若协商失败,可联合其他受害者联合诉讼或投诉。
通过以上途径,可有效维护自身权益,降低被二次诈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