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属于刑事案件,其核心定义和法律特征如下:
一、基本定义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该行为侵犯他人财产权,属于典型的财产犯罪。
二、法律定性
-
刑事案件属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明确列为刑事案件,需经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等刑事诉讼程序处理。
- 起刑标准 :诈骗数额达3000元-10000元即构成犯罪。
-
与民事案件的区分
虽然诈骗行为可能涉及民事赔偿(如退赔损失),但刑事责任追究属于刑事案件范畴,民事赔偿是附带义务。
三、构成要件
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要素:
-
主观方面 :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
客观行为 :实施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
-
结果 :导致他人财产损失。
四、量刑标准
-
数额较大(3000-3万元):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
数额巨大(30万元-300万元):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数额特别巨大(300万元以上):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五、常见类型
包括冒充公检法诈骗、网络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等,通过信息差实施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