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续写论文的参考文献需遵循学术规范,确保权威性、时效性和格式统一性,核心在于精选直接相关的权威文献,并严格按标准格式著录。
-
精选文献:仅引用与读后续写主题直接相关且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文献,避免堆砌教科书或陈旧资料。优先选择近5年的核心期刊论文、专著或学位论文,体现研究前沿性。例如,可引用探讨续写理论(如“协同效应”“互动假说”)的实证研究,或分析续写任务设计的文献。
-
规范格式:按国家标准GB/T 7714-2015采用“顺序编码制”,文中引用处标注序号(如[1]),文末按序号列出完整信息。例如:
- 专著:[1] 王初明. 读后续写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0: 50-55.
- 期刊论文:[2] 张三. 读后续写对二语写作的影响[J]. 现代外语, 2023, 46(2): 120-130.
-
权威来源:优先引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领域的高被引文献,或知名学者(如王初明、文秋芳)的著作。避免使用非学术平台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
-
时效性与多样性:兼顾经典理论(如“输入假说”)与最新成果(如2025年实证研究),同时覆盖中外文献,体现国际视野。
-
避免常见错误:如遗漏页码、混淆文献类型标识(如将期刊[J]误标为专著[M]),或过度引用同一作者。
提示:完成初稿后,建议使用EndNote或Zotero检查格式一致性,并核对文献是否全部在正文中被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