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令第141号
住建部令第57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替代的是原建设部令第141号同名文件。该替代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主要调整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管理的框架和内容,包括:
-
增加章节号以优化结构;
-
将原资质标准从《管理办法》附件中分离,由住建部单独印发;
-
明确检测机构申请条件(如资历、信誉、技术人员、设备、场所等)及业务范围。
这一调整旨在提升检测机构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住建部令第57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替代的是原建设部令第141号同名文件。该替代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主要调整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管理的框架和内容,包括:
增加章节号以优化结构;
将原资质标准从《管理办法》附件中分离,由住建部单独印发;
明确检测机构申请条件(如资历、信誉、技术人员、设备、场所等)及业务范围。
这一调整旨在提升检测机构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方案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围绕“三个革命”(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展开,注重绿色环保与智能化发展。以下是主要内容: 一、总体目标 改造规模 :全国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8-49个,涉及9591-6924户居民,重点解决供水、供电、停车等基础设施短板。 实施范围 :优先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失修失管小区,鼓励结合财政能力拓展2000-2005年建成小区。 二
2024年住建部最新拆迁政策带来重大变革,政策支持范围从35城扩至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新增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项目,并强调货币化安置,加速推动城市更新。 此次拆迁政策的最大亮点是扩大政策覆盖范围 ,从原先的35个超大特大城市及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拓展到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这意味着全国更多区域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将获得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旧改为主,因需而拆 关于房龄30年以上的老房子国家政策,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政策核心方向 以旧改为主 国家当前对30年以上老房子的主要政策是推进旧城改造,通过局部修缮、加固、绿化提升等方式更新城市风貌,而非直接拆迁。旧改侧重解决基础设施落后、安全隐患等问题,同时保留城市文化记忆。 因需而拆 仅当房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法改造或纳入城市规划时,才会启动拆迁程序。拆迁决策基于多重因素
2025年农村20年以上老房子新政策的核心是“保护盘活、分类施策”,重点围绕确权保障、补贴支持、改造升级三大方向展开。 新政策明确停止大规模拆迁 ,转而通过宅基地确权登记 赋予老房子合法身份,并推出最高18万元按户补贴 、危房改造专项补助 等福利,同时允许原地翻新、闲置盘活 等灵活处理方式,让老房子从“闲置资产”变身“乡村振兴新引擎”。
房龄满25年的老房子按新规处理 的关键亮点在于:政府将实施更严格的建筑安全评估和更新改造计划 ,以确保老旧房屋的安全性和宜居性,同时推动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根据新规,房龄满25年的老房子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查和改造要求,具体措施包括定期安全评估、强制性修缮以及在必要时进行拆除重建。 定期安全评估 是新规的核心内容之一。政府将要求所有房龄满25年的老房子进行全面的结构安全评估
处理房龄超过20年的房子,主要可以通过翻新改造、房产交易和租赁市场三种方式实现。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人房产处置,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1. 翻新改造 老旧房产因年代久远,可能存在设施陈旧、结构老化等问题。通过翻新改造,可以大幅提升其居住品质和投资价值。例如,更换老化的水电系统、增加现代化设施(如电梯、智能设备)等,不仅能让房屋焕然一新,还能吸引更多租客或买家
20年老房子翻新国家政策明确“以改为主”,2025年起全国推行四大核心改造措施,符合条件的高层住宅将优先加装电梯,危房和黄金地段老房仍可能拆除,资金来源强调“政府+市场+个人”三方共担。 20年以上的老旧住宅将全面纳入城市更新体系,政策核心转向功能性提升而非大规模拆迁。住建部要求各地优先改造2000年前建成的住宅,重点解决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包括管道更换、线路改造及外墙重做等基础工程
旧改或补偿 关于农村30年以上老房子的新政策,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房屋安全与改造政策 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 各地政府需常态化开展农房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关注30年以上老房、C/D级危房、违规改扩建房屋等,通过维修加固、翻建或异地安置等措施督促整改。 农房改造与补贴 危房改造补贴 :根据房屋等级和家庭经济状况提供分级补助,例如一级危房每户2万元,二级3000元,三级3000元
老旧小区线路改造施工方案的核心在于系统性解决电路老化、容量不足及安全隐患问题,通过更换设备、优化布局、引入节能技术三大措施,实现安全、稳定、高效的供电体系。 全面排查与基础修复 优先对老旧线路进行全方位检测,更换老化断路器、导线及接插件,重铺优质电缆并优化接地系统。加装过载保护器和漏电保护器,从源头消除短路、漏电风险。 提升负载能力与供电质量 重新规划线路布局
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组织方案需综合考虑工程内容、施工安全及效率,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工程内容与分项 道路工程 对10,617㎡道路进行刷黑,包括1,600㎡破损路面拆除后重新浇筑混凝土基层,采用5cm厚AC-13C型沥青混凝土+乳化沥青粘层+聚酯玻纤布结构。 人行道铺装8,461㎡,路沿石埋设2,688m。 管网工程 铺设D500混凝土管道1,141m、D400管道20m
2024年旧小区改造政策文件的核心亮点包括 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促进绿色低碳改造 以及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这些政策旨在通过系统性改造,改善老旧小区的居住条件,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推动城市整体环境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是本次旧小区改造政策的首要目标。政府将通过修缮老旧房屋、改善基础设施、增加绿化面积等措施
住建部于2023年发布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建质规〔2023〕1号),明确了检测机构资质的认定条件和要求。以下是 新标准发布 :新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设立过渡期至2024年7月31日。 重新核定资质 :原资质持证机构需在过渡期内按新标准申请重新核定资质,逾期未办理的资质证书将作废。 过渡期安排 :2023年4月20日至2024年7月31日为新旧标准过渡期。 以下是具体分点展开:
住建部降低资质等级的核心目标是简化审批流程、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合并相近资质、压减等级层级(如施工资质压减为甲/乙两级),大幅放宽中小企业承揽业务范围。 这一改革直接推动行业从“重资质”向“重实力”转型,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工程质量。 政策核心调整 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调整为综合资质(可跨行业承接项目),原二三级合并为乙级资质;专业承包资质从36类整合为18类
住建部37号令(《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并未废止。该法令自2018年发布以来,经历了一次修正(2019年第47号令),至今仍为有效文件,继续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的危大工程安全管理发挥核心指导作用。 住建部37号令明确界定了危大工程的范围和管理责任,涵盖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的义务,强调从方案编制到现场实施的全流程管控。例如
住建部57号令《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电子版是最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官方发布文件,于2023年3月1日正式施行,取代旧版141号令,亮点包括明确电子证照系统、资质等级分类、检测机构回避规则及全过程追溯等核心改革措施。 2022年12月29日,住建部发布第57号令,全面升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体系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7号)明确规定了检测行业的人员要求,包括专业能力、资质认证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以下是具体要求的详细解读: 1. 专业能力要求 资质分类 :检测机构资质分为综合类资质和专项类资质,不同资质对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不同。 持证上岗 :检测人员需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确保其具备从事检测工作的专业能力。 2. 职业道德要求 诚信执业
住建部资质改革最新消息 显示,建筑行业将迎来重大变革,简化资质类别、降低准入门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成为此次改革的核心亮点 ,旨在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以下是此次资质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1.简化资质类别:此次改革将大幅减少资质类别,合并部分专业承包资质,减少企业负担。例如,将原有的60余项资质类别减少至40项左右,涵盖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公路、水利等多个领域
建设部第89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并未废止,但已根据最新政策进行了修订。具体信息如下: 未废止状态 根据2018年住建部决定,该办法被修改而非废止,现行有效。1992年发布的同名文件(建设部令第23号)已被明确废止。 修订内容 适用范围调整 :将原“从事”招标投标活动修改为“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扩大了适用范围。 取消金额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