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日常规范20条新规聚焦学生全面发展,从学习习惯、行为准则到身心健康提出明确要求,核心亮点包括: 严格作息管理保障睡眠时间、分层作业设计减轻学业负担、强化劳动实践与品德教育,同时严禁手机进课堂、规范校园活动秩序,全面构建科学育人体系。
-
作息与健康管理
小学上午上课不早于8:20,初中不早于8:00,确保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小学)、9小时(初中)、8小时(高中)。课间休息不少于10分钟,午餐午休时间不低于90分钟,严禁占用午休统一活动。 -
作业与教学规范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每日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禁止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或通过手机布置作业。学校需开齐体育、艺术、劳动等课程,严禁超前超纲教学。 -
行为与品德培养
要求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文明上网;强调诚实守信、孝亲尊师,主动承担家务劳动。严禁校园欺凌,禁止进入网吧等场所,**不良读物和网络信息。 -
校园与安全管理
原则上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确有需求需申请并由学校统一保管。加强防溺水、防触电等安全教育,规范集体活动管理,保障学生安全。
总结:新规通过细化日常行为标准,平衡学业与成长需求,为中小学生营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家长和学校需协同落实,关注学生习惯养成与综合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