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并非国家级贫困县,但曾为江苏省级贫困县,同时跻身全国百强县榜单,呈现“经济强县与省内相对贫困并存”的独特现象。
-
双重身份的特殊性
邳州市2024年GDP达1354.89亿元,工业开票收入突破千亿,位列全国百强县第46名。江苏对贫困县的认定标准高于全国,邳州因财政收入偏低(2023年仅46.39亿元)、人均GDP不足泉山区一半(6.7万元)被列为省级贫困县。这种“高总量、低人均”的差异,反映省内发展不均衡。 -
脱贫成效与产业升级
2020年邳州已实现11万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通过扶贫车间、特色农业(如大蒜、花卉种植)和链式招商(如汽车零部件、家居制造)推动产业转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其工业开票收入增速达22.95%,半导体材料等新兴产业入选省级集群。 -
区域发展的挑战
邳州190万人口基数大,传统产业(如板材加工)利润率低,导致财政增收乏力。对比昆山等苏南县市,其公共服务和居民收入仍有差距,但通过乡村振兴(如“稻鸭共作”模式)逐步缩小城乡差异。
提示: 贫困县的标签需结合具体语境——邳州在省内属“相对贫困”,但综合实力远超全国多数县域,正通过工业强市与农业现代化双向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