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教师教龄35年和36年退休金的计算方式及差异如下:
一、养老金计发比例
-
基础比例
采用新办法计算,教龄比例与退休年龄直接相关,每年增加1%或1.3%。
-
35年教龄:基础养老金比例35%
-
36年教龄:基础养老金比例36%
(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退休地平均工资×(1+缴费指数)÷2×总工龄×1%)。
-
-
过渡性养老金
仅对2014年前参加工作的人员适用,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
-
35年教龄:视同缴费24.8年,过渡性养老金约2678元/月
-
36年教龄:视同缴费25.7年,过渡性养老金约2784元/月
(计算公式: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地平均工资×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
二、养老金组成差异
-
基础养老金
36年教龄比35年多1%,因计发基数和工龄增加,整体比例提升。
-
过渡性养老金
36年教龄因视同缴费年限略长,过渡性养老金增加约10元/月(2784-2678)。
三、地区差异与额外补贴
-
地区补贴
-
河南:35年教龄每月350元津贴(按10元/年递增);
-
其他地区:如山东可能达到在职工资的90%-95%,但未明确具体数额。
-
-
职业年金
通常占养老金的10%左右,具体金额因单位政策而异。
四、总结
36年教龄的教师在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及地区补贴方面均略高于35年教龄者,但差异幅度较小(约0.17%)。养老金计算更注重实际缴费年限和退休地经济水平,而非固定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