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评分规则主要围绕编排创意、动作规范、团队协作、音乐适配及完成质量五个核心维度展开,具体如下:
一、评分维度及细则
-
编排与创意(2-3分)
-
评分标准:动作编排需具备健身性、观赏性和艺术性,队形变化新颖且与音乐风格统一。
-
重点考量:舞蹈语汇设计、情感表达及整体结构合理性。
-
-
动作规范性(2-3分)
-
评分标准:舞步准确、风格统一,身体姿态优美且协调性高。
-
重点考量:节奏把握、动作细节及完成质量。
-
-
团队协作与默契(1-2分)
-
评分标准:进退场整齐有序,队形变化流畅且团队配合默契。
-
重点考量:互动氛围及整体表现一致性。
-
-
音乐运用(1-2分)
-
评分标准:音乐选择贴合舞蹈风格,节奏与动作匹配,情感表达自然。
-
重点考量:配乐适配度及创新性。
-
-
完成质量(1-2分)
-
评分标准:动作熟练规范,方向路线统一,完成效率高。
-
重点考量:整体完成度及观众反馈。
-
二、评分方法
-
采用 10分制 ,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取剩余分数平均值作为最终成绩。
-
部分赛事对服装仪态、舞台表现等附加0.5分。
三、注意事项
-
评分需兼顾舞者年龄、身体条件及表演特色,确保公平性。
-
音乐时长通常控制在3-5分钟,要求与舞蹈内容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