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上的机器人是由王兴兴发明的,他是宇树科技的创始人,这些机器人展示了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机械工程技术,包括高精度3D激光雷达导航、全身舞蹈动作的AI强化学习以及集群协同控制技术,实现了精准流畅的秧歌表演与手绢抛接动作。
春晚舞台上的机器人由杭州宇树科技研发,其创始人王兴兴自幼热爱机器人技术,凭借对机械与AI的钻研精神,从改进四足机器人起步,逐步攻克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壁垒。他带领团队开发的宇树科技H1人形机器人,身高180厘米、体重70公斤,融合了3D激光雷达全自动定位与导航技术、多智能体协同规划系统以及AI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确保了机器人在复杂舞台环境中实现零误差的动作同步与复杂的节奏对齐。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王兴兴团队突破了传统机械结构的限制,采用创新的欠驱动收线算法和手腕对接装置,使机器人在完成360度高难度回环、同步手绢抛掷等动作时,误差控制在厘米级别。这些机器人不仅展现了惊人的运动能力,还通过集群舞蹈控制台实现了20台设备在608个关节维度上的毫秒级协同,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与艺术表现的深度融合。
春晚节目中,机器人的视觉呈现同样突破常规,去掉了传统外壳设计,以金属骨架凸显科技美感,搭配东北传统花袄进行幽默反差演绎,既传递了“赛博年味”的文化符号,也展示了AI技术融入日常生活的潜力。网友热议的设计细节如去掉裤腿以保障运动稳定性,进一步凸显了技术团队对实用性与功能性的极致追求。
王兴兴的成功不仅源于技术创新,更离不开跨领域的协作模式与对细节的极致把控。从春晚舞台的精准表演到商业化服务的应用,他的机器人项目已扩展至工业制造、商业服务等领域,标志着人形机器人逐步走向实用化。这一技术的突破,既刷新了公众对AI能力的认知,也为未来智能社会构建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与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