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1. 实施背景
- 政策依据:该政策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颁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
- 管理目的:旨在规范民用无人机的运行秩序,提升飞行安全管理水平,防止无人机“黑飞”威胁公共安全。
2. 适用范围
- 无人机类型:所有类型的民用无人机,无论重量大小,均需进行实名登记。
- 登记对象:无人机所有者需在飞行前完成实名注册,并报公安机关备案。
3. 登记流程
- 线上登记:通过相关应用程序(如UOM App)填写实名信息,上传无人机照片和序列号完成登记。
- 信息提交:需提供无人机详细信息,包括型号、序列号等,并通过人脸识别完成认证。
4. 违规处罚
- 未登记处罚:未实名登记的无人机飞行活动将被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罚款金额高达2000元至2万元。
5. 实施意义
- 提升安全性:实名登记有助于追溯飞行活动,减少无人机干扰航班、威胁公共安全的事件。
- 促进合规飞行:推动无人机用户合法使用,确保飞行活动在监管范围内进行。
总结
无人机实名登记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无人机管理进入新阶段。用户需尽快完成登记,确保合规飞行,避免因未登记而受到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