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学考是否采用赋分制需要根据具体省份的考试政策来判断,目前全国不同省份的学考模式存在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学考采用等级赋分制的省份
-
第三批实行新高考的省份
辽宁、重庆、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份自2022年1月起统一采用五等级赋分制。该制度将考生原始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对应分数区间为30-100分,等级比例分别为15%、35%、35%、13%、2%。
-
第四批实行新高考的省份
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7个省份也采用五等级赋分制,但合格分数线为40分,满分100分。
二、学考未采用等级赋分制的省份
-
学考内容为传统卷面分的省份
部分省份(如山东、浙江、河南等)的学考仍采用传统卷面分呈现成绩,不进行等级转换。
三、学考与等级赋分的关系
-
学考成绩呈现方式 :传统学考(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常采用等级制(如A、B、C、D、E等级),但具体分差可能因省份而异。
-
选考科目赋分差异 :新高考选考科目普遍采用等级赋分制,但具体分差(如原始分区间转换规则)可能不同。例如,2022年1月改革后,辽宁、重庆等省份将等级分差细化为1分。
四、考生注意事项
-
选科策略 :等级赋分制下,考生需结合自身优势科目选择选考科目,避免因科目难度差异影响最终成绩。
-
合格分数线 :部分省份(如第三批)存在6.5万人的保障基数,当赋分人数不足时,可能以该基数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
建议考生查阅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文件,以确认具体赋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