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科研机构,目前牵头建设2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覆盖高端装备、信息科学、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前沿领域,重组后的实验室体系更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成为突破“卡脖子”技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平台。
高端装备与智能技术领域
柔性电子技术、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精密测试技术等实验室,致力于解决装备界面科学、自动驾驶、高精度测量等关键技术。例如,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推动可穿戴设备与新型显示技术产业化,精密测试实验室为航天器、芯片制造提供超精密测量支撑。
信息科学与未来网络
互联网体系结构、时空信息感知、天基网络通信等实验室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其中,天基网络实验室由陆建华院士领衔,研究卫星组网与6G通信融合技术;时空信息实验室开发的无人系统感知算法已应用于国防与灾害预警。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水圈科学、绿色低碳化工等实验室聚焦“双碳”目标。水圈科学实验室整合原水沙科学优势,研究流域治理与极端气候应对;新型电力实验室攻克新能源并网与储能技术,支撑国家电网升级。
生命健康与前沿交叉
分子肿瘤学、疑难重症及罕见病、人因工程等实验室推动医学创新。人因工程实验室将心理学与人工智能结合,优化高铁驾驶舱、航天器人机交互设计;膜生物学实验室在细胞信号转导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成果。
总结
清华全国重点实验室以“顶天立地”为宗旨,既探索量子物理、低维材料等基础科学,也加速技术转化。2024年重组后,新增区域环境安全、先进陶瓷等方向,进一步强化多学科协同攻关能力,持续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