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商务评分标准是评标过程中对投标企业商务资质、业绩、服务方案等非技术因素的综合评价体系,直接影响中标概率。关键亮点包括:资质审查权重占比最高(通常30%-50%)、同类业绩数量决定竞争力、服务方案细节决定差异化优势。
-
资质审查为核心门槛
营业执照、行业许可等基础资质为硬性条件,若缺失直接废标;高新技术企业、ISO认证等加分资质可提升5%-15%评分。部分项目要求注册资本门槛(如EPC工程需5000万以上)。 -
同类业绩数量与质量并重
近3年合同金额≥项目预算70%的业绩为优质案例,每提供1份加2-5分;政府/国企项目业绩含金量更高。需注意合同验收证明为关键佐证材料。 -
服务方案需突出差异化
人员配置(如高级工程师占比)、响应时效(24小时服务承诺)、应急预案占方案分60%以上。量化指标(如"故障30分钟响应")比模糊描述更易得分。 -
报价合理性影响最终排名
非最低价中标项目通常设置"基准价±10%"为有效区间,偏离过大会扣分。需结合成本测算与竞争对手历史报价策略平衡。
提示:投标前需逐条对标评分表查漏补缺,重点打磨资质文件完整性与方案可操作性,避免因格式错误等非技术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