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属于民间艺术,其民间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艺术根基与表现形式
戏曲起源于民间,具有强烈的群众基础,表演形式简单实用(如几根木桩、幕布即可开演),语言贴近生活,内容多反映民间故事、道德伦理等。
-
创作与传承特点
戏曲音乐和表演技艺源于民间,由集体智慧长期积累形成,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保留了民间音乐的特征(如方言、说唱元素)。
-
社会功能与受众定位
戏曲扎根于劳动人民,表现形式通俗易懂,具有教育意义,常在田间地头等基层场所演出,直接服务于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与学院派艺术的区分
戏曲与学院派艺术(如文人画、古典音乐)不同,它更强调民间性、实用性和集体性,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艺术形式。
戏曲的民间属性贯穿其起源、创作、表演及社会功能的全过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