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是什么期刊

《中国戏剧》是一本由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戏剧理论、创作及舞台艺术相关研究。以下是具体信息:

  1. 基本信息

    • 创刊时间:1950年

    • 主办单位:中国戏剧家协会

    •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刊期:月刊

    • 国内刊号:11-1767/J

  2. 期刊级别与收录情况

    • 中国核心期刊(北大核心)

    • 被知网(CNKI)、北大图书馆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3. 内容范围

    • 涵盖戏剧理论研究、创作实践、舞台艺术、中外戏剧交流等,包括剧作家专题、经典剧目赏评、戏曲电影分析等
  4. 权威性与影响力

    • 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长期服务于戏剧艺术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发展

:若需了解戏曲专业核心期刊,可参考《中华戏曲》《戏曲研究》《戏曲艺术》等,但《中国戏剧》更侧重戏剧综合研究而非戏曲细分领域。

本文《中国戏曲是什么期刊》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481643.html

相关推荐

戏曲的主要艺术表演手段

戏曲的主要艺术表演手段为“唱念做打”,这四种基本功共同构成戏曲表演的核心,​​分别从声音与形体的角度展现戏曲艺术魅力,既独立又相互配合,是戏曲表演不可或缺的要素。​ ​ “唱”指唱腔技法,讲究“字正腔圆”。它通过嗓子将唱词有韵律地唱出,演员需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如气息运用、共鸣调节、发声位置把握等,还要在发声时分别字音的四声阴阳、尖团清浊、五音四呼,练习咬字、归韵、喷口、润腔等技巧

2025-05-05 高考

戏曲艺术的四大表现手段

戏曲艺术的四大表现手段是 唱、念、做、打 ,这是戏曲表演中最为基础且核心的四种技艺,具体内涵如下: 一、唱 定义与作用 唱是戏曲中以音乐为基础的表演手段,通过歌唱来表达人物情感、推动剧情发展,并塑造人物性格。 例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唱段通过悠扬婉转的旋律表现其敏感多愁的性格。 艺术要求 需掌握发声技巧(如吊嗓、润腔)和情感表达能力,将人物心境融入旋律中。 不同剧种对唱的依赖程度不同

2025-05-05 高考

简述戏曲的艺术表现手段

戏曲的艺术表现手段以​​唱、念、做、打​ ​为核心,通过​​程式化、虚拟性、综合性​ ​的表演形式展现独特魅力。​​唱腔​ ​传递情感与叙事,​​念白​ ​融合语言韵律与音乐美,​​身段动作​ ​提炼生活为舞蹈化表演,​​武打技巧​ ​则结合武术与舞蹈,共同构成戏曲的写意美学。 ​​唱念结合,声韵传情​ ​ 戏曲的唱腔讲究“字正腔圆”,通过独唱、对唱等形式推动剧情;念白则分为韵白、散白等

2025-05-05 高考

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

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 唱、念、做、打 ,这四者是戏曲表演的核心技艺,也是其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标志。以下是具体分析: 唱 通过声乐技巧(如吊嗓、喊嗓、咬字、润腔等)表现人物性格、情感和精神状态,是戏曲音乐性的核心。不同剧种(如京剧、豫剧)的唱腔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念 指戏曲中的念白,分为韵白(如曲牌体)和散白(如散文体),通过节奏感、音乐性和语气变化表达人物思想感情

2025-05-05 高考

戏曲的艺术表现手段有哪些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艺术表现手段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实现: 一、唱(歌唱) 声乐技巧 包括吊嗓、喊嗓、扩大音量、音域训练,以及字音的尖团清浊、四声阴阳、五音四呼的运用。 情感表达 通过声乐的抑扬顿挫、咬字归韵等技巧,传递剧中人物的情感波动,如喜悦、愤怒、悲伤等。 二、念(念白) 语言艺术 包含韵白(如唱腔化念白)和散白(如日常语言),需具备节奏感和音乐性,与唱相互配合。 情感传递

2025-05-05 高考

戏曲艺术的欣赏方法

戏曲艺术的欣赏方法可从以下五个维度展开,结合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 一、艺术特征与表演技巧 综合艺术性 戏曲融合诗、乐、舞、戏、台、妆、行当等元素,通过程式化表演(如开门、推窗等)展现生活化场景,体现“取其意而弃其形”的写意风格。 程式化与个性化结合 观察演员如何将生活动作规范化、舞蹈化,并注意个性化表演(如唱腔、身段),理解其背后的情感表达与人物塑造。 二、文化素养与剧目理解 文化背景知识

2025-05-05 高考

戏曲的三大艺术特征

中国戏曲艺术的三大核心特征是综合性 、虚拟性 和程式性 ,它们共同构成了戏曲独特的审美体系。 综合性 戏曲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实现艺术表达。例如,一场戏可能同时包含诗歌般的唱词、舞蹈化的动作和戏剧性的情节,形成多维度艺术体验。 虚拟性 戏曲以简代繁,通过演员的表演暗示场景或道具。如挥鞭代表骑马、绕场一周象征千里行军

2025-05-05 高考

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上,通过“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等表演形式,展现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东方美学。 一、综合性 中国戏曲将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唱腔和念白是表达情感与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而做功和打斗则通过舞蹈和武术的元素增强了舞台表现力。这种综合性使戏曲兼具音乐、舞蹈、表演和叙事的功能,与西方的歌剧、舞剧或话剧形成鲜明对比。 二、虚拟性

2025-05-05 高考

戏曲是民间艺术吗

戏曲属于民间艺术,其民间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艺术根基与表现形式 戏曲起源于民间,具有强烈的群众基础,表演形式简单实用(如几根木桩、幕布即可开演),语言贴近生活,内容多反映民间故事、道德伦理等。 创作与传承特点 戏曲音乐和表演技艺源于民间,由集体智慧长期积累形成,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保留了民间音乐的特征(如方言、说唱元素)。 社会功能与受众定位 戏曲扎根于劳动人民,表现形式通俗易懂

2025-05-05 高考

中国戏曲最早表现形式

​​中国戏曲最早表现形式可追溯至先秦至汉代的原始歌舞与百戏,标志性萌芽包括上古祭神歌舞、汉代《东海黄公》等角抵戏,以及唐宋时期形成的参军戏、南戏等阶段性成果。其核心特征为“以歌舞演故事”,逐步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发展为综合性表演体系。​ ​ 中国戏曲起源于上古时期娱神的原始歌舞,如《尚书·尧典》记载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以及《吕氏春秋》中“葛天氏之乐”的八阕颂歌

2025-05-05 高考

中国戏曲艺术鼻祖是什么

中国戏曲艺术的鼻祖是秦腔,其地位主要基于以下依据: 历史地位 秦腔历史可追溯至西周时期的“秦声”,是现存最早有文献记载的戏曲形式之一。其成熟形态形成于秦朝,明清时期传播至全国,成为影响深远的戏曲剧种。 艺术特征 以关中方言为基础,融合了戏曲、舞蹈、杂技等元素,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其唱腔高亢激昂,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家国正音”。 文化影响 秦腔对后世戏曲形式(如蒲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5-05-05 高考

中国戏曲艺术发展概况

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发展历程跨越千年,从先秦乐舞萌芽到宋元成熟,再到明清传奇鼎盛 ,形成了以唱念做打 为核心的综合表演体系。主要剧种包括京剧、昆曲、越剧等,兼具历史价值与艺术魅力 ,至今仍活跃于舞台。 起源与萌芽 戏曲可追溯至先秦的乐舞和汉代百戏,如《东海黄公》等角抵戏。唐代《踏摇娘》等歌舞戏和参军戏的出现,标志着表演形式初步融合。 宋元成熟期 南戏与元杂剧成为主流

2025-05-05 高考

中国戏曲艺术心得体会

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融合了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 ‌,‌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民族精神 ‌,‌以程式化表演和虚拟化舞台为特色 ‌。它不仅是娱乐方式,更是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展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与哲学思想。 ‌表演形式的综合性 ‌ 中国戏曲讲究"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演员通过程式化动作传递情感,如甩袖表示愤怒,走圆场象征长途跋涉。这种高度凝练的艺术语言

2025-05-05 高考

戏曲艺术大师有哪些

​​中国戏曲艺术大师灿若繁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梅兰芳、谭鑫培、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袁雪芬、常香玉、严凤英、新凤霞、赵燕侠等。 梅兰芳是京剧大师、旦角梅派创始人,“四大名旦”之首,融合青衣、花旦、刀马旦表演方式,创造醇厚流丽唱腔,革新并推动京剧国际化,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等。谭鑫培被称为京剧界鼻祖,基本稳定京剧格局,后世诸多京剧老生宗法于他形成“谭派”,代表作是《定军山》

2025-05-05 高考

中国戏曲艺术家有哪些

中国戏曲艺术家众多,以下为各剧种代表性人物及成就的整合: 一、京剧 梅兰芳 创立梅派,融合青衣、花旦、刀马旦表演方式,代表作《贵妃醉酒》《天女散花》。 1949年前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获美国波莫纳学院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谭鑫培 被尊为“京剧鼻祖”,形成“谭派”,主演中国首部电影《定军山》。 行内称“无腔不学谭”,对老生艺术规范化贡献巨大。 陈素真 豫剧陈派创始人,10岁登台

2025-05-05 高考

戏剧艺术期刊官网

​​戏剧艺术期刊官网若想符合Google EEAT标准,需围绕“经验、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四大核心,通过真实行业案例、权威作者团队、严谨内容审核及透明网站信息构建高质量内容生态。​ ​ ​​经验(Experience)优先​ ​ 展示期刊编委或撰稿人的实际行业经验,如知名戏剧导演、学者的署名文章,附个人履历及代表作。 发布一线戏剧工作者的创作手记、排练日志等一手资料,增强内容独特性。

2025-05-05 高考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世界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下从历史起源、艺术特点、主要剧种以及文化价值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历史起源 戏曲艺术起源于原始歌舞,经过汉、唐、宋、元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南宋时期,戏曲开始以“以歌舞演故事”的形式出现,到元代达到成熟阶段,明清时期则进一步繁荣,诞生了诸多经典剧种。 二、艺术特点

2025-05-05 高考

戏剧之家期刊官网

戏剧之家期刊官网 是国内戏剧领域的权威学术平台,提供行业前沿研究、经典剧目解析及艺术评论,核心亮点 包括:专业戏剧数据库 、免费开放获取资源 、多维度学术服务 。 专业戏剧数据库 官网收录海量戏剧类文献,涵盖剧本、导演手记、舞台设计等一手资料,支持关键词检索与分类浏览,为研究者提供精准学术支持。 免费开放获取资源 打破学术壁垒,用户可免费下载期刊全文及专题研究报告

2025-05-05 高考

戏曲活动策划方案

​​戏曲活动策划需聚焦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 ​亮点在于线上线下联动、跨界体验升级及全民深度参与。 策划戏曲活动时,首先需明确目标,如推动传统文化普及、提升观众艺术认知或助力地方文旅发展。需整合多元形式——​​传统戏曲演出​ ​与​​现代互动技术​ ​结合,例如运用VR重现经典场景、AR增强服装造型体验;设置戏曲文化体验区,开放妆容试戴、戏服穿戴等活动,吸引年轻群体。内容设计上可​​跨界融合​

2025-05-05 高考

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

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其演进与人类文明进步紧密相关: 一、使用纯天然材料的初级阶段(旧石器时代) 时间范围 :约10万年前至2000年前 标志性成就 :人类最早使用石器、骨器等天然材料,通过打磨和简单加工满足生存需求,奠定了材料科学实践基础。 二、人类单纯利用火制造材料的阶段(新石器时代至铁器时代) 时间范围 :约1万年前至20世纪初 标志性成就 : 新石器时代

2025-05-05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