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通过却迟迟不发入职通知,可能是企业流程滞后、岗位调整或对候选人存在疑虑等原因导致。以下是具体原因及应对方法。
- 企业内部流程延迟:部分公司招聘决策权分散,需层层审批,入职材料审核、合同签署或部门协调耗时较长,尤其跨部门协作或高层变动时更常见。候选人可主动询问进度,礼貌催促。
- 岗位需求变动:入职前公司可能因业务调整、预算削减或紧急项目终止招聘,甚至临时更换负责人导致人选重新评估,此时需警惕“放鸽子”风险。
- 候选人背景复查:背调发现问题(如学历造假、前公司评价不佳)或发现更匹配的人选,企业可能借故拖延或直接拒绝。若拖延超1周需警惕,可委婉确认Offer有效性。
- 薪资福利谈判僵持:个别企业以“系统录入慢”为借口拖延,实际因薪资谈判未决,候选人在未明确书面协议前勿轻信口头承诺。
- 面试后评估存疑:面试官对技能或文化契合度存疑,可能延长考察周期或启动备选方案。此时可补充材料(如项目案例、证书)主动消除顾虑。
应对策略:拖延超约定期限时,主动联系HR询问具体原因并保留沟通记录,若多次推诿或避谈细节,需评估入职风险,避免入职后被动。保持耐心但不过度等待,保留其他职业机会更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