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未来发展规划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锚定“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定位,通过“一城两廊”科创空间布局、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城湖共生生态建设三大战略,打造创新引领、宜居韧性的现代化超大城市。到2035年,合肥将实现千万人口、万亿GDP目标,形成“科创+产业+生态”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分点展开:
-
科创引领的“一城两廊”格局
全市近一半新增空间资源优先保障滨湖科学城、G60科创走廊和江淮运河生态创新走廊建设,布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大硅谷等重大平台。量子科技、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前沿领域将形成全球影响力,2025年力争攻关100项领先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 -
产业升级与未来赛道布局
传统产业向外围新城转移,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四都”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2027年目标产能超300万辆)、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2025年规模破3000亿元)、先进光伏与储能(技术全球一流)、生物医药(细胞治疗全国领先)。同步培育量子信息、低空经济、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2025年低空经济企业将突破200家。 -
生态与民生协同发展
划定705万亩耕地保护红线,构建80公里新“翡翠项链”绿环,推动巢湖流域城湖共生。交通方面实现“四网融合”铁路体系和江河联运港口群,2025年建成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民生领域新增20个特色科创单元、40家科普研学基地,打造“全域场景创新之城”。
合肥正以“空间保障+创新策源+产业跃迁”的组合拳,重塑长三角中心城市能级。企业和人才可重点关注滨湖科学城、骆岗公园超级场景、战新产业“链长制”等政策红利,共享“科里科气”的城市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