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五要素是财务报表审计的核心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
指涉及审计活动的三方主体:
-
注册会计师 :独立执行审计工作的专业人员,需遵守审计准则,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负责编制财务报表并承担其真实性、公允性责任,同时需设计、维护内部控制;
-
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依赖审计报告做出经济决策,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等。
二、财务报表
审计对象为被审计单位的历史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需以财务报表(含附注)为载体。
三、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指用于确认、计量和列报财务报表的标准,通常为企业会计准则或相关财务报告框架。
四、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为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信息,包括:
-
从被审计单位内部获取的会计记录、业务文件等;
-
从外部获取的第三方信息(如银行函证、市场数据等);
-
以前审计中获取的累积信息(需评估其相关性)。
五、审计报告
审计工作的最终输出,需包含:
-
审计目标与范围;
-
审计证据与结论;
-
审计建议(如内部控制改进);
-
注册会计师签名及会计师事务所盖章。
补充说明
审计五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审计工作的基础框架。例如,注册会计师需通过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要素2、4),评估财务报表(要素3)的公允性,并在报告中客观表述审计结论(要素6)。若发现重大错报,需通过审计程序提出调整建议,但管理层仍需对财务报表承担最终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