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重算补发确实是真的,这是国家为保障退休人员待遇公平性实施的常态化政策,2025年多地已启动补发工作, 重点覆盖2024年后新退休人员,工龄越长补发金额越高,40年工龄者最高可补近万元 ,差额部分将一次性或分月发放至养老金账户。
-
政策背景与真实性
养老金重算补发源于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年度调整。每年各地公布新的社平工资数据后,需对退休时暂按旧基数预发养老金的人员重新核算,补足差额。2025年人社部明确要求落实待遇调整,河北、广东等地已公布具体补发细则,部分退休人员5月起陆续收到补发款项。 -
补发对象与条件
主要惠及两类人群:一是2024年1月后新退休的职工,因退休时2025年计发基数未公布而暂按2024年标准预发;二是因工龄认定错误、缴费指数调整等需重新核定的特殊群体。例如,工龄40年、缴费指数0.8的退休人员,若当地基数上涨500元,每月可补发约400元,累计补发金额可达近万元。 -
计算方式与差异
补发金额由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补发公式为:
例如,某地新旧基数差500元,30年工龄者按10个月补发,基础养老金可补1350元,叠加过渡性养老金后总额更高。 -
地区与个体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补发力度更大,如江苏、上海等地基数涨幅显著。高龄、特殊工种等群体可能享受额外倾斜。例如,70岁以上人员每月可多补90元,高温作业者补发金额上浮10%-25%。 -
注意事项与建议
退休人员需核对社保卡账户变动,及时更新个人信息。跨省流动或档案信息不全者,建议主动联系当地社保部门核查。补发通常自动到账,无需单独申请,但若逾期未收到,可通过12333热线或电子社保卡查询进度。
养老金重算补发是国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退休人员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个性化测算结果,确保权益应享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