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毕业生去向呈现多元化、高质量特点,2024届总体就业落实率达87.18%,其中硕士生超90%,本科生深造率48.5%。毕业生主要流向国企(42.8%)、民企(29.3%)及机关事业单位,制造业(25.49%)、教育(14.25%)为热门行业,中国一汽、华为、国家电网为头部雇主。升学深造成为重要路径,境内92.67%进入“双一流”高校,境外73.74%跻身全球百强名校,香港、新加坡、英国为主要留学目的地。
分点论述:
-
就业结构稳定,国企与重点领域主导
吉林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以国企(如中国一汽483人)、大型民企(比亚迪145人)和机关事业单位为主,2024届硕士生签约率超66%。制造业吸纳25.49%毕业生,医疗、教育行业紧随其后。世界500强企业就业占比27.2%,体现雇主认可度。 -
深造比例攀升,学术竞争力突出
本科生48.5%选择升学,境内升学率42.96%(留校1601人,哈工大、西安交大等校次之),境外留学5.5%中香港大学(47人)、新加坡国立大学(61人)最热门。化学学院本科升学率93.53%,19个ESI前1%学科支撑学术培养。 -
地域流向多元,服务国家战略
吉林省内就业占比居首,但广东、山东、北京等地吸引力显著。毕业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辽宁、黑龙江选调生占比超40%,基层项目与西部计划吸纳部分人才。 -
学科差异显著,理工医优势明显
车辆工程(80.67%就业率)、计算机(92.54%升学率)、临床医学(超90%就业率)表现亮眼,而日语(53.33%)、生物医学工程(48.15%)等专业落实率偏低,反映市场需求分化。
总结:吉林大学毕业生以“升学+就业”双轨并行,依托学科优势与政策支持实现高质量分流。建议考生关注理工医等强势专业,同时结合行业趋势规划深造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