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旅游业发展呈现蓬勃态势,规模与质量双提升,消费升级与多元化趋势显著,数字化赋能与跨界融合成核心驱动力,入境游恢复超预期,未来将持续聚焦品质化、国际化和科技创新。
-
行业规模与国内游表现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地位,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突破60亿,旅游收入达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5%。节假日经济效应强劲,2025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人次达4.76亿,五一假期多地景区再现“人从众”景象,县域旅游、反向旅游等细分市场快速增长,成为驱动内需的重要引擎。 -
消费升级与需求多元化
游客偏好从观光游览转向深度体验,非遗互动、场景化项目等“文化+旅游”融合模式溢价支付意愿显著。城市漫步、骑行等沉浸式场景受追捧,年轻群体追求小众目的地的“冷门爆款”趋势明显。家庭客群占比高企,亲子游、康养游需求旺盛,消费群体需求从单一景点打卡向全链条服务延伸。 -
数字技术与文旅融合
AI、大数据等技术深度渗透行业,虚拟现实、沉浸式场馆、虚拟导游等应用提升体验感。2025年数字文旅市场规模超1万亿元,占整体产业30%以上,数字技术在景区管理、产品设计及营销获客环节全面渗透,催生“数字分身游览”等创新模式,增强用户粘性与参与度。 -
入境旅游复苏加速
2024年入境游客量同比增长78.8%,达9462万人次,免签政策利好带动日本、韩国游客快速反弹。“China Travel”全球热议,社交媒体传播助力中国文化IP输出,二线城市及非遗体验、赛事观赛等差异化产品成为吸引海外客群新亮点,加速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升级。 -
政策驱动与产业升级
国家层面强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培育定制游、冰雪经济、邮轮度假等新兴业态。2025年计划提升“国字号”景区品质,构建“X+旅游”生态圈,同时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与基础设施优化,引导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平衡。
文旅业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未来需持续关注技术革新与市场细分,通过精细化运营与全球化布局把握增长机遇,进一步释放产业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