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顺应全球化的核心举措包括: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全球产业链融合、倡导普惠包容的全球化理念、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重构国际合作新范式。其行动亮点在于主动降低关税至7.3%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零关税待遇、贡献近200亿美元全球发展资金,并在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中引领创新合作,为失衡的全球化注入平衡性与可持续性。
-
制度型开放与市场共享
中国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外商直接投资收益率达9%的国际高位,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RCEP)等高标准自贸网络,将国内超大规模市场转化为全球增长引擎。 -
“一带一路”赋能南南合作
通过1100多个合作项目覆盖基础设施、能源、数字互联互通等领域,中非现代化伙伴行动等计划直接赋能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新开发银行等机制,弥补全球金融公共产品缺口,推动国际分工体系向更均衡方向演进。 -
技术协同与规则重塑
在5G、人工智能等第四次工业革命领域,中国以技术扩散和联合研发促进全球生产力跃升。同时主导WTO投资便利化谈判,推动透明化条款和高效审批流程成为国际标准,破解保护主义对供应链的割裂风险。
未来,中国将继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锚定全球化方向,通过“全球发展倡议”等实践将开放红利转化为各国发展实效。企业可重点关注自贸试验区政策创新与绿色技术合作机遇,融入中国驱动的全球化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