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档案接收人填写需根据档案转寄类型(如生源地、签约单位、托管机构等)明确对应单位全称、详细地址及联系人信息,确保信息准确且符合机要通信要求。
-
生源地档案接收:默认转至户籍地人社局或人才中心,系统通常自动匹配区县级单位信息,需核对联系人(如“档案室”)、电话及邮编。若户籍变更,需主动联系当地机构确认最新接收信息。
-
签约单位接收:国企、事业单位等具备档案管理权的单位可直接填写其档案部门全称及地址,联系人需具体到姓名或科室(如“人事处张老师”),附上调档函或就业协议。
-
托管机构接收:非公单位就业或无接收资质的,需委托人才中心保管。填写托管机构全称及地址,提前确认是否接收非户籍地档案,并上传接收函。
-
升学档案转递:按录取学校调档函要求填写,包括学校名称、档案管理部门地址及联系人,如“XX大学学生档案科”。
提示:所有信息需与官方文件一致,避免简写或遗漏;联系电话需含区号,附件上传调档函等证明材料。填写前务必与接收单位核实,防止档案退回或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