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职责是 规范收集、科学整理、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 辖区内各类档案,为政府决策、民生服务和历史研究提供基础支撑。其工作贯穿档案全生命周期,需兼顾政策性、专业性和服务性。
分点论述主要职责:
-
档案收集与归档
- 依法接收乡镇机关、村委会形成的文书、基建、会计等档案,确保材料完整。
- 定期督促检查各部门归档进度,重点收集土地承包、户籍、扶贫等民生档案。
-
档案整理与分类
- 按《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进行组件、装订、编目,建立统一分类方案(如年度-机构-保管期限)。
- 对数字化档案进行元数据著录,便于系统检索。
-
档案保管与保护
- 落实“八防”要求(防火、防盗、防潮等),定期检查库房温湿度。
- 对破损档案修复抢救,对电子档案异地备份。
-
档案利用与开发
- 提供查档服务(如婚姻证明、产权依据),简化群众办事流程。
- 挖掘档案价值,编撰地方志、举办专题展览助力文化宣传。
-
监督指导与培训
- 对村级档案员开展业务培训,规范村级档案室建设。
- 配合上级档案部门完成专项检查与执法工作。
总结提示:
乡镇档案管理需动态适应数字化趋势,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同时提升服务效率,让“死档案”变成“活信息”。建议通过定期归档考核、引入智能管理系统等措施强化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