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信息源,广州近期诈骗套路主要涉及以下四类,结合典型案例和警方提示进行说明:
一、紧急转账类诈骗
-
伪装身份 :不法分子冒充企业领导、警察或亲友,以“紧急业务”“领导指示”等话术,要求转账至虚假账户。
-
心理操控 :通过伪造通缉令、合成照片等手段制造恐慌,诱导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或泄露敏感信息。
-
典型案例 :广州某老人因接到自称公安的电话,谎称案件涉密,转账50万元至境外赌博网站。
二、兼职刷单返利骗局
-
前期返利诱导 :通过公众号返小额佣金吸引受害者,再引导下载虚假App绑定银行卡。
-
高额返利陷阱 :受害者充值后,以“任务未完成”等理由要求续刷,最终资金无法提现。
三、虚假招聘与信息泄露
-
虚假岗位 :招聘平台发布高薪兼职,要求缴纳会员费、押金等,部分企业通过修改招聘信息混淆求职者。
-
信息窃取 :骗子以“资料费”“培训费”为名,窃取个人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
四、“酒托”式消费诈骗
-
虚假消费诱导 :通过“键盘手”冒充女性,以“***”等话术吸引受害者,再安排“酒托女”以高价酒水实施诈骗。
-
强迫交易 :受害者拒绝付款时,以威胁手段强迫消费,部分案例涉案金额超百万。
防范建议
-
转账需审批 :严格执行企业转账审批流程,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信息。
-
警惕高薪诱惑 :对“零门槛兼职”“高额返利”保持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
核实身份真实性 :对自称公检法人员、银行客服等身份,通过官方渠道进一步确认。
-
加强信息保护 :不随意扫描陌生二维码,定期清理旧手机数据,避免参与“扫码送礼”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