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员处分规定全文明确:违规行为将面临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开除等处分,并直接影响考核、职称评审及待遇。新规强调政治纪律与全方位监督,分类适用管理人员与其他人员,确保处分与行为性质、情节相匹配。
-
处分种类与适用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包括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24个月)和开除。管理人员适用《政务处分法》六类处分,其他人员沿用四类。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评优,降低岗位等级需调整聘用层级及工资待遇。 -
违规行为分类
规定细化七类违规行为:违反政治纪律(如散布不当言论)、组织人事纪律(如档案造假)、工作纪律(消极履职)、廉洁从业纪律、财经纪律、职业道德及社会公德。政治违纪情节严重者直接开除。 -
处分程序与救济
处分需事实清楚、程序合法,受处分人可申请复核或申诉。合并处理时,按最重处分执行,最长不超过48个月。退休人员有违纪行为可立案调查并调整待遇。 -
特殊情形处理
共同违纪按责任分担处分;从重情形包括隐匿证据、胁迫他人等;主动交代、配合调查可从轻。犯罪被判刑者一般开除,过失犯罪可酌情保留岗位。
提示:事业单位人员需严守纪律红线,新规强化监督与惩戒力度,确保公职行为规范。具体执行需结合行业细则,建议及时关注政策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