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以后退休工资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缴费基数、职务职级、工龄等因素,但总体趋势是越晚退休养老金越高。 同等条件下,2024年10月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比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养老金更高,主要因缴费基数提升、计发基数增长及职业年金积累。例如,副高职称教师比中级职称每月多领约1280元,而2025年10月退休者可能比2024年同期退休者每月多2000-3000元。
-
缴费基数与养老金挂钩:2024年后养老金完全按新办法计算(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缴费基数随工资调整逐年提高,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积累更多。例如,2024年缴费基数较2014年翻倍,直接拉高个人账户部分。
-
计发基数动态增长:养老金计发基数基于上年度社平工资,在职人员工资普调带动计发基数上涨。晚退休一年,基础养老金可多领1.25%的社平工资(如社平工资8000元时,每年多100元)。
-
职务职级影响显著:退休前晋升职务或职称可提高视同缴费指数,尤其对体制内人员。例如,副高职称教师的视同缴费指数按1.7047计算,比中级职称(1.1804)高出45%,直接影响过渡性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
-
职业年金补充作用:机关事业单位强制缴纳职业年金(单位8%+个人4%),企业年金则自愿参保。职业年金账户余额随缴费年限增长,退休后按月发放,进一步拉大体制内外差距。
总结:2024年10月后退休工资水平呈上升趋势,但个体差异明显。建议关注职称晋升、延长缴费年限以最大化养老金收益,同时理解制度设计的长期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