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法定公假总天数从11天增至13天,关键调整包括春节和劳动节各增加1天,全年形成6个主要假期。其中春节调休后可达8天,劳动节5天,国庆节与中秋节合并可休8天,其余假期均为3天。这一变化旨在优化休假结构,提升民众幸福感。
根据最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2025年具体安排为:元旦1天(不调休)、春节8天(含调休)、清明节3天、劳动节5天(含调休)、端午节3天、中秋国庆合并8天(含调休)。调休规则明确假期前后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6天,同时鼓励与带薪年假结合形成更长假期。值得注意的是,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若逢周末将补假,但妇女节等部分公民假日逢周末不补。
带薪年假仍按累计工龄计算,工作1-10年享5天,10-20年享10天,20年以上享15天。新规特别强调保障休假权益,要求企业严格落实年假制度,并允许跨年度安排。对于未休年假,企业需按日工资300%支付报酬,且不得以调休替代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
建议劳动者提前规划假期安排,关注单位调休通知,并了解跨年度休假政策。企业需注意合规操作,避免因违规排班或未支付休假补偿引发劳资纠纷。合理利用年假与法定假期组合,可最大化延长连续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