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考将迎来重大改革,考试科目调整、分值权重变化、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总分成为三大核心变化。这些调整旨在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全面发展,尤其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
科目调整
传统"语数外+理化合卷/政史合卷"模式将优化,部分省份试点增加"科学实践"或"信息技术"科目,减少死记硬背内容。物理、化学实验操作成绩单独计分,占比约15%。 -
分值重构
语文、数学保持150分基础分值,英语降至120分并强化听说能力考核。体育分值从30-50分普遍提升至80分,新增游泳、跳绳等可选项目。艺术类科目首次以等级制计入档案。 -
评价体系革新
综合素质评价权重提升至20%,包含志愿服务记录、研学实践成果、创新项目等维度。省级教育平台将建立电子档案系统,实现过程性评价可追溯。 -
命题导向转变
试题更侧重真实情境应用,跨学科题目占比超30%。数学增加建模题,语文突出非连续性文本解读,政治科目引入时政案例分析题组。 -
招生配套改革
优质高中分配生比例扩大至70%,部分学校开设"科技特长生"通道。异地中考政策放宽,随迁子女凭居住证即可报考。
此次改革强调"基础扎实、特长突出、全面发展"的新标准,建议家长关注省级实施细则发布,提前规划孩子的实践能力培养路径。体育、艺术等素质类课程需尽早纳入日常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