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不得开除学生,这是我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明确规定,旨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即使学生存在严重违纪行为,学校也应以教育为主,采取批评、惩戒等措施,而非直接剥夺其受教育机会。特殊情况下,学生可能被转入专门学校接受矫治,但学籍仍保留在义务教育体系内。
-
法律明确禁止开除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学校无权开除学生。例如,学生打架斗殴、携带管制刀具等行为,学校需通过批评教育、家校协作等方式纠正,而非简单开除。对于违法犯罪学生,司法机关处理后,学校仍需保障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
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
若学生严重不良行为屡教不改(如暴力、吸毒等),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转入工读学校或专门学校,但这类安排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并非开除。普通学校需配合完成学籍转移,确保学生受教育权不受中断。 -
学校的责任与义务
学校需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对问题学生采取分级干预措施,如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等。即使学生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学校也不得取消其学籍,待司法程序结束后应协助复学。
总结: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坚持“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通过合法途径管理学生行为。家长和学生若遇到不公正处理,可向教育行政部门申诉,维护合法权益。